复议前置是指行政相对人对特定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时,在寻求法律救济途径之前,应先向行政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而不能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只有在经过行政复议后,行政相对人对复议决定仍有不同意见,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税务复议前置主要适用于对税务机关的征税行为不服的情况。具体包括对以下行政行为的不服:确认纳税主体、征税对象、征税范围、减税、免税、退税、抵扣税款、适用税率、计税依据、纳税环节、纳税期限、纳税地点和税款征收方式等。此外,对征收税款、加收滞纳金的不服,以及扣缴义务人、受税务机关委托的单位和个人所作的代扣代缴、代收代缴、代征行为等,也必须先经过行政复议程序,若仍有不同意见,方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行政复议中申请人应承担的义务,包括填写复议申请书、执行被申请人具体行政行为、协助调查取证和履行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复议决定等。同时,文章还介绍了行政复议的具体程序,包括申请、受理、审理和决定等步骤。
行政复议决定的强制执行程序。当被申请人不履行生效的复议决定时,行政复议机关或上级行政机关应责令其履行。若申请人不起诉又不履行,行政机关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复议机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在不同情况下,按照特定规则申请行政复议。当事人如
劳动局处罚行政复议的相关法律流程。当劳动局对违法行为作出行政复议决定时,应在三十日内答复。行政复议机关需对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依法处理或转送其他机关处理。同时,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会提出审查意见,经同意或讨论后作出行政复议决定,包括维持、履行职责、
税务行政复议的受理范围包括征税行为、责令纳税人提供纳税担保、税收保全措施、未及时解除税收保全措施导致纳税人合法权益受损、税收强制执行措施、税务行政处罚、不予办理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