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看两证,细辩真与假
所谓两证,即房产中介既要有市国土房管局审发的资格证书,又要有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审发的经营许可证。只有经营许可证,没有资格证书的,一般是咨询机构,可以做房屋政策、信息等咨询,不可做房屋的租赁、买卖等中介;只有资格证书,没有经营许可证的,属非法经营。
(2)签合同,要细不要粗
目前与中介公司有关的房屋投诉案件有增无减,分析起来可以归纳为“两多”,一是被投诉的多为两证不齐的中介公司;二是产生纠纷的原因多为合同条文界定不清。所以签订购房租房合同时,消费者一定要把协议内容搞清搞细。
比如在合同中明确,一旦发现一方违约,或有欺骗行为,应负什么责任等等。这样的合同对双方更有约束力,一旦发生纠纷,处理起来也更有依据。
(3)选中介,宜大不宜小
这里的大与小,指的是中介公司的规模。一般说来,规模大的中介机构,其专业人员数量多,水平高,信息资源丰富,中介行为也比较规范。
规模小往往造成实力弱,信息量及信息流通范围都受到局限,一些中介为了招揽客户,只好口开河,坑蒙拐骗也就不足为奇了。所以选择中介公司时,选择规模大些的相对更为可靠。
我国合同法第四百二十七条:“居间人未促成合同成立的,不得要求支付报酬,但可以要求委托人支付从事居间活动支出的必要费用。”
房屋中介活动应受该法律的约束,无论是谁的原因导致房屋买卖合同没有签订,也就是居间任务没有完成,居间人即中介都无权收取佣金,最多只能收取必要的费用(交通费、通讯费等)。
房屋买卖合同中的装修款补偿是否合理的问题,并介绍了合同有效的条件和合同无效的法定情形。同时,文章还阐述了商品房买卖中何时可以要求退一赔一的情况,包括出卖人隐瞒房屋事实等情形。在遇到此类问题时,建议购房者及时委托专业律师处理。
商品房买卖中的法律陷阱,包括广告陷阱、销售陷阱、“五证”陷阱和合同陷阱。开发商常常在广告中夸大配套设施,利用消费者心理设下陷阱,以及在合同中留白或选择性填写等。此外,文章还讨论了购房资格转让协议的有效性,法律对于购房指标的转让并非物权范畴没有明确的禁
为此,我们先后委托房屋中介公司、原售楼处及网上房产交易中心出售。我们想问一下:1.一旦离婚这属于个人财产还是共同财产?属于个人财产的话我们应该去办什么证明?
在房屋买卖中,房屋中介属于居间人,根据《合同法》第四百二十六条的规定,“居间人促成合同成立的,委托人应当按照约定支付报酬。”“中介提供的居间服务自甲、乙双方签订房产买卖合同时结束”,因此,如果卖方与卖方之间已经签订了房产买卖合同,尽管交易最终无法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