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进行法律维权。为了更好地理解,就以一个案例为例。
买房人周先生以XX公司违背北京房地产中介行业协会倡议书承诺,以赚取6万元差价为由,将其告上北京市丰台区法院,要求其双倍返还房屋差价及其他损失共计12万余元。丰台法院日前一审判决支持了周先生的全部诉讼请求。
2007年6月,李先生与XX签订了《北京市房屋出售委托合同》,约定由XX公司独家代理李先生所有的位于丰台区角门西里的一所房屋出售事宜。合同约定的出售价格为82万元。两个月后,李先生委托时任XX虎坊桥店的经理张某代办该房屋的买卖交易手续、到房地产交易管理部门办理房屋产权转移、过户的一切有关事宜,并将该授权到公证处公证。
此后,经理张某代李先生与周先生及XX签订了《房屋居间买卖合同》,约定房屋出售的价格为88万元,中介费为售房价格的3%。周先生又与银行签订贷款合同,贷款50万元。现周先生已经交齐全部房款88万元,并于2007年9月取得房产证书。
周先生购买房屋后,联系上了出卖人李先生,得知XX吃了6万元差价,并因此导致自己多支付中介费用1800元、贷款利息1920元、契税900元、土地出让金1800元。
周先生认为,XX公司作为专业的房产经纪公司,在提供居间服务过程中吃差价,明显违反相关法律规定,违反诚实信用原则。为此,周先生诉至法院,要求XX双倍返还购房差价12万元等。
法院审理认为,XX公司存在赚取房屋差价款行为,依其承诺应双倍返还周先生房屋差价款,由此给周先生造成的相关费用损失也应承担给付责任。
据了解,2006年,北京房地产中介行业协会发出了《关于房地产中介机构“不赚差价”的倡议书》,当时,XX等多家知名房地产经纪公司纷纷表示坚决拥护,愿意接受社会监督。此倡议包括:对业主委托出售的存量房房源权属情况能否入市交易要严格查证核实,保证房源的真实合法性,不做虚假广告和推介。对业主委托出售的存量房房源价格要按市场价格予以真实评估,不蓄意提价或压价,不赚取差价等。
土地使用权受到侵害时的救济措施。土地使用权人可以向当地土地管理部门请求行政救济,包括排除妨碍、停止侵害、返还土地、恢复土地原状和赔偿损失等措施。同时,土地使用权人也可以选择向法院起诉,请求保护其土地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县级以
二手房通过中介交易,往往会产生一大笔中介费用,很多购房者认为这是没必要的费用,那是否可以不通过中介直接和房主交易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详细解答。 1、买卖双方将过户事宜达成一致后,确定房屋交易价格; 2、到房屋登记发证大厅进行网签,提供买卖双方
当下,很多买房或卖房者往往通过中介居间进行二手房屋交易,但实际情况往往不尽人意,不是买房者被套了定金就是卖房者被中介骗了房屋差价......概括下来,中介的招数实在五花八门,常见的主要以下几种:一、利用购房者的急切心理和知识缺乏,一房多卖,骗取“订金”卷款
房产中介的陷阱有哪些?一些房屋中介公司以所谓“质优价廉”的房屋招徕客户,但是实际却相差甚远,可是因为已经签订了合同,购房者无法追究其责任。有的中介公司介绍给消费者的房屋属于非法或缺乏合法手续的房屋,致使购房者无法办理手续。只有让中介公司签了名,如此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