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劳动合同的约定,当劳动者造成用人单位经济损失时,用人单位可以扣除工资作为赔偿。然而,每月扣除的金额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除此之外,在其他情况下,用人单位不得随意扣押或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规定,当劳动者因个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时,用人单位有权要求劳动者赔偿经济损失。赔偿金额可以从劳动者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金额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如果扣除后的剩余工资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应支付最低工资标准。
1. 前往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劳动局)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劳动仲裁申请。申请时需要携带以下材料:
- 仲裁申请书2份
- 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1份
- 相关证据复印件和证据清单2份
- 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信息(北京地区除外)
2. 提交申请材料后,仲裁委员会将在5个工作日内受理案件,并给予双方举证期和答辩期。随后进行开庭审理,并尝试调解双方纠纷。如果调解不成功,仲裁委员会将作出裁决书。劳动仲裁案件通常在60天内结案。如果对裁决书不满意,劳动者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公司解雇劳动者时工资和补偿金的支付问题。违法解雇需支付赔偿金,合法解雇按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金,如符合规定还需支付代通知金。无补偿合法解除则无需支付补偿或赔偿。解雇后的工资计算依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需提前通知并支付经济补偿金
劳动者投诉用人单位侵权是否需要交钱的问题。根据《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向劳动局投诉用人单位时不需要交纳任何费用,劳动管理部门有义务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用人单位存在克扣工资、拖欠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工资或未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等情况时,劳动者可以向
公司入职未签订劳动合同情况下辞职后工资被扣的处理方法。首先介绍了建立劳动关系和发放工资的基本规定,然后给出了几种解决途径,包括与老板协商、申请劳动仲裁、向法院起诉和向劳动监察机构投诉等。同时,提到了处理此类问题时需要注意的时效和证据问题。另外,简要介
公司不支付工资的情况下,劳动者如何申请劳动仲裁及要求赔偿的问题。根据相关规定,用人单位不得无故扣留劳动者工资,如存在违法行为,劳动行政部门可责令支付工资及经济补偿,并可要求支付赔偿金。劳动者可通过电话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维权,包括要求单位补缴社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