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劳动合同约定,如果劳动者按照约定提供了无过错的正常劳动,而用人单位没有合法理由扣发工资,这属于克扣劳动者工资的行为。克扣劳动者工资是违法行为,侵犯了劳动者的工资权益。然而,如果单位只是代扣个税、社保费用中劳动者个人应承担的部分,这并不违法。
根据《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工资应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劳动法明确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然而,在特定情况下,用人单位也可以扣除劳动者的工资。
以下情况之一,用人单位可以代扣劳动者工资:
如果劳动者的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用人单位可以按照劳动合同约定要求劳动者赔偿经济损失。赔偿金额可以从劳动者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如果扣除后的剩余工资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那么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离职赔偿金是否一次性发放及相关规定。按照我国相关法律,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劳动合同时一次性支付劳动者的工资和经济补偿。对于公司能否与员工协商约定经济补偿金的问题,虽然法律上允许双方协商,但协议内容必须符合法律法规,否则可能无效。员工应了解国家法律法规对
公司解雇劳动者时工资和补偿金的支付问题。违法解雇需支付赔偿金,合法解雇按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金,如符合规定还需支付代通知金。无补偿合法解除则无需支付补偿或赔偿。解雇后的工资计算依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需提前通知并支付经济补偿金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及相关法律规定。当劳动者存在某些主观过错或特定情形时,用人单位可以合法解除劳动合同,但需提前通知或支付额外工资。同时,用人单位在濒临破产或生产经营困难时也可依法裁员。例外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投诉用人单位侵权是否需要交钱的问题。根据《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向劳动局投诉用人单位时不需要交纳任何费用,劳动管理部门有义务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用人单位存在克扣工资、拖欠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工资或未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等情况时,劳动者可以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