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工会组织应当督促并协助用人单位开展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和培训,有权对用人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2) 工会组织有权代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安全卫生专项集体合同,就劳动者反映的有关职业病防治问题进行协调并督促解决。
(1) 工会组织有权要求用人单位纠正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
(2) 工会组织有权要求用人单位采取防护措施,或者向政府有关部门建议采取强制性措施,以应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情况。
(3) 工会组织有权参与职业病危害事故的调查处理。
(4) 工会组织有权发现危及劳动者生命健康的情形时,向用人单位建议组织劳动者撤离危险现场,并要求用人单位立即作出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四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
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如实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危害项目,并接受监督。
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并制定相应的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用人单位应当保障职业病防治所需的资金投入,不得挤占、挪用,并对因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
用人单位必须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并为劳动者提供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用人单位应当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评价。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并在劳动合同中明确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用人单位应当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书面告知劳动者。
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提供职业病诊断、鉴定所需的劳动者职业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等资料。
用人单位发现职业病病人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故意伤害罪在不同情况下的量刑起点和相关规定。包括故意伤害致一人轻伤、一人重伤和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一人重伤的情况,并详细解释了量刑起点的确定依据。在确定量刑起点后,还需考虑伤害后果、伤残等级等犯罪事实对刑罚量的影响。
职业病的定义、案例、法律依据、分类以及诊断鉴定程序。职业病是由于劳动者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主体必须是从事职业活动的人员,且必须在从事职业活动的过程中产生。文中以一个因接触煤尘而导致煤工尘肺病的职工为例,介绍了职业病的
工伤保险的赔偿方式。未参加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在劳动者因工受伤时需按照工伤保险条例支付赔偿费用。参加工伤保险并补缴费用的单位,工伤保险基金和用人单位将共同支付新发生的费用。购买工伤保险需准备相关材料前往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手续,并随时更新人员变动情况。
关于职业病鉴定及赔偿的相关问题。在自动离职前患上职业病的人们可以申请鉴定并要求赔偿。首先,需要在诊断证明书发出之日起30日内向市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鉴定,并准备好相关材料。若对市级鉴定结果有异议,可在规定时间内申请再鉴定至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最终鉴定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