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在收到仲裁申请后的五日内决定是否受理,受理后一般五日内安排开庭。
2.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当在受理仲裁申请后的五日内书面通知当事人仲裁庭的组成情况。仲裁庭应当在开庭前五日将开庭日期和地点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后的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申请人;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如果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或逾期未作出决定,申请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根据申请人的身份和案件类型,劳动仲裁所需的材料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1. 申请人是员工的情况:
2. 申请人属集体争议的情况:
除提交第一类材料外,申请人还需推荐3或5名员工代表,并提交员工代表名单以及全体员工签名表。对于欠薪的集体争议案件,申请人还需提交用人单位拖欠员工工资的人员名单和拖欠余额表。
3. 申请人是用人单位的情况:
以上为劳动仲裁开庭时间及所需材料的详细要求。如有任何问题,欢迎点击下方按钮咨询,或到手心律师网咨询专业律师。
劳动争议仲裁调解书的法律效力时间。调解书在当事人签收之日起生效,而裁决书则在送达后并不立即生效。当事人如对裁决书不服,可在15日内向法院起诉,否则裁决书将产生法律效力。仲裁裁决书和调解书的生效时间有所不同。
劳动争议案件的审理程序及法律规定。当事人不服劳动仲裁结果可向基层法院提起诉讼,基层法院应在三个月内审结。如仍不服,可上诉至中级法院。关于开庭到判决的时间,我国《民事诉讼法》没有明确规定,但整个案件应在一定期限内审结,视案件类型和特殊情况决定是否延长。
李某与劳服公司之间的劳动争议案件。李某在劳服公司工作期间,因工资福利待遇低及未参加社会保险等问题产生争议。案件分析涉及劳动仲裁时效和劳动保障监察时效的规定,以及不同观点对李某诉求的看法。最终,根据规定,李某的仲裁申请已超过时效,劳动仲裁和劳动监察机构
劳动者遇到拖欠工资的情况应该如何处理。劳动者可以先向劳动部门反映情况,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为一年,但劳动者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不受仲裁时效限制。若用人单位存在违法行为,劳动者可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仲裁时效可因当事人主张权利、请求权利救济等原因而中断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