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主委员会成立的条件可以分为以下4种情况:
成立业主委员会的步骤如下:
第一步,业主首先应互相建立联系,并联系本小区十分之一以上的业主签名,发起成立业主大会的倡议,并邀请区、县小区办指导成立业主大会。
第二步,组建成立业主大会的筹备组,筹备组成员可以由业主自荐或推荐,最好由发起人张榜通告,业主在一定时间内自愿报名参与筹备工作。
第三步,筹备组起草业主委员会章程,决定业主大会成立的时间和业主委员会的组成人数,汇集愿意担任业主委员会工作的业主名单和参选业主的资料,并在业主大会成立十五天前通知全体业主和相关居委会。可邀请区、县小区办和相关居委会的代表参加会议。
第四步,将草拟的业主委员会章程、所有参选业主委员会的业主资料、选票、要求反馈意见的时间和成立业主大会的时间书面发给每个业主,并请所有收到上述资料的业主签收收条。
第五步,成立业主大会时,筹备组在小区所有业主有权参与监督的情况下进行验票工作,统计收回的收条和反馈意见。如果收条超过业主所持投票权的一半以上,反馈意见中的反对意见少于一半,则业主大会成立,业主委员会章程通过。在业主委员会组成人数范围内,得到反对票较少的业主即可担任业主委员会委员。
第六步,业主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选举业主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并开始开展工作。
第七步,将业主大会成立简要过程、业主委员会主任和委员名单、业主委员会章程报送区、县小区办备案,并请接收人签收,注明接收文件的时间。
第八步,备案十天后仍未收到区、县小区办的备案意见,可要求他们尽快发出。
在现实生活中,住宅小区一般由物业进行管理。然而,业主与物业之间的纠纷经常发生,原因通常是物业不作为或乱收费。为了维护自身权益,业主可以成立业委会。业主委员会是一个人们熟悉的概念,但对于本小区的业委会位置和职能,大多数人可能不清楚。事实上,许多住宅小区甚至没有成立业主委员会。
业主大会与业主委员会的区别及职责。业主大会主要负责制定管理规约、选举业主委员会委员、监督物业服务企业等职责。业主委员会则主要负责召集业主大会、代表业主签订物业服务合同、了解业主意见并监督和协助物业服务企业等。此外,文章还介绍了成立业主大会及选举业主委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概念及种类。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指业主对建筑物内的专有部分享有所有权,并对共有部分享有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权利。根据各国实务和立法,这种所有权可分为纵割式、横割式和混合式三种类型,其中横割式和混合式是研究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重点。
成立业主委员会所需的材料及其业主委员会的任职条件。包括发起人签名的书面申请、产权证明复印件、登记申请表、选票、授权委托书等文件,以及业主委员会成员需满足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遵守法律法规、热心公益、责任心强等条件。
商品房共有建筑面积的分摊原则和方法。共有建筑面积包括电梯井、管道井等,不应分摊的部分包括人防工程的地下室等。分摊原则依据权属分割文件或协议,若无则按建筑面积比例计算。分摊方法根据不同建筑类型计算分摊系数,再按照各套内或功能区内的建筑面积比例进行分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