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护合同履行的正常进行,防止一方当事人滥用不安抗辩权逃避债务,法律规定了权利人行使不安抗辩权时需要履行的义务:
权利人在行使中止履行权时,必须提供确凿的证据证明对方未履行或无法履行合同,否则将承担违约责任。
权利人在行使中止履行权时,应及时通知对方,以避免对方遭受利益损失,并使对方有机会提供履行的担保。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二十八条的规定,当事人依据前条规定中止履行时,应当及时通知对方。如果对方提供适当担保,应恢复履行。如果在合理期限内对方未恢复履行能力且未提供适当担保,视为对方不履行主要债务,行使中止履行权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并要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
不安抗辩权和同时履行抗辩权只适用于双方互负债务的合同。因此,单方面承担债务的合同或不完全的双方债务合同均不能行使不安抗辩权。
异时履行是指双方履行合同的时间顺序,即一方先履行,另一方后履行。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除非法律有特别规定,一般来说,买卖合同采用同时履行主义。然而,对于租赁、承揽、保管、仓储、委托、行纪、居间等合同,我国民法典规定,除非当事人有特别约定,应采用异时履行主义。
如果履行期尚未到达,先履行方只需暂时停止履行的准备,无需停止履行。
行使不安抗辩权的一方必须提供确凿的证据证明对方在合同成立后已经丧失或可能丧失履行能力。当事人在中止履行后应及时以适当方式通知对方。
三种抗辩权的区别与联系。三种抗辩权在主张权利人、法律义务及行使权利的时间上有所不同。然而,它们的联系在于目的相同、适用范围相同、权利效力相同以及行使方式相同。不安抗辩权和先履行抗辩权适用于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合同,而同时履行抗辩权则无此要求。
行使不安抗辩权是否需要证据的问题。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行使不安抗辩权需要履行通知义务和举证义务,即需要提供证据证明对方存在无法履行或可能无法履行债务的情形。通知义务的目的是让对方了解危机并提供还债担保,而举证义务则是为了支持自己的主张。因此,行使不安
连带债务人与共同债务人的区别。连带债务人只在保证合同中承担连带责任,只在担保范围内承担责任;而共同债务人则对所有债务承担责任,包括主合同规定的债务和其他连带义务人的份额。债权人可以要求连带债务人履行债务或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而对于共同债务人,每个
顺序履行抗辩权的构成和效力。构成条件包括双方存在同一双务合同、债务存在先后履行顺序等。效力方面,后履行一方有权在先履行一方未履行或履行不当时拒绝其履行要求,且行使不安抗辩权时仍可行使顺序履行抗辩权,拒绝履行合同义务的行为不构成违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