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保护监察 > 劳动保护 > 法定丧假的天数是多少?丧假遇假日怎么办?

法定丧假的天数是多少?丧假遇假日怎么办?

时间:2023-09-12 浏览:7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03173

  劳动合同法丧假遇假日中如何规定,工资应该怎么算?这种情况劳动法中并没有明确规定,各用人单位可以根据自身的企业情况做进一步的解析。但是可以确定的是丧假是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用人单位丧假期间应照常支付工资,不得恶意克扣工资。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借口剥夺劳动者丧假的权利。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介绍的相关内容。

  一、法定丧假的天数:

  员工休丧假的具体操作可参考原国家劳动总局、财政部《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通知》之法律规定:

  1、职工本人结婚或职工的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和子女)死亡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由本单位行政领导批准,酌情给予一至三天的婚丧假。

  2、职工结婚时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职工在外地的直系亲属死亡时需要职工本人去外地料理丧事的,都可以根据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3、在批准的婚丧假和路程假期间,职工的工资照发,途中的车船费等,全部由职工自理。目前国家还没有对非国营企业职工休婚丧假作出具体规定。

  二、丧假遇假日怎么办?

  对于丧假遇假日怎么办?从国家的立法中没有明确规定。但在一些地方有规定,不另补假,也就是不能自然顺延。比如,《广东省企业职工假期待遇死亡抚恤待遇暂行规定》年休假、婚假、丧假、探亲假、产假、看护假的假期原则上应一次性连续安排,假期内遇公休假日的,均不另加假期天数。还有就是一些地方对产假等明确规定,休产假遇公休日、法定节假日包括在产假内不另增加天数。

  三、丧假工资怎么算?

  1、丧假、路程假期间的工资应照发

  根据规定,在批准的婚丧假和路程假期间,职工的工资照发。途中的车船费等,全部由职工自理。

  2、具体计算

  确定计算基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有约定的按约定,但该约定的计算基数不低于正常出勤月工资的70%;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无任何约定的,计算基数统一按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职位)正常出勤的月工资的70%确定。

  按以上原则计算的假期工资基数均不得低于本市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

  确定丧假日工资:以计算基数除以发生当月的计薪日。计薪日是指国家规定的制度工作日加法定休假日。

  四、相关法规出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一条规定“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劳动部《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一条规定“劳动者依法享受年休假、探亲假、婚假、丧假期间,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

  根据以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劳动者依法享有带薪休丧假的权利。因此,公司应当依照国家法律规定给予员工带薪休丧假。

  随着我国社会保障系统的建立,劳动法的日趋完善。我国劳动者除了依法享有国家法定假期外,还享有婚假,产假和丧假等假期。婚假和产假为人所知。但丧假却很少被提及。手心律师网相信,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如果丧假遇上假日劳动法中是如何规定的,工资应该怎吗算?接下来手心律师网为各位介绍一下劳动合同法丧假遇假日是如何规定的?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工会法》关于工会诉讼权利的规定

    《工会法》中关于工会诉讼权利的规定。工会被赋予维护职工劳动权益的权利,可要求企业承担责任并提请仲裁或诉讼。同时,当职工认为权益受侵犯时,工会应给予支持和帮助。工会还可通过行政诉讼或民事诉讼维护自身权益,要求返还工会经费和财产。新《工会法》为工会和劳动

  • 女职工三期的劳动保护法律规定

    女职工在怀孕期、产期和哺乳期的劳动保护法律规定。在孕期、产期和哺乳期,女职工享有一定的特殊劳动保护和待遇,用人单位不得随意解除劳动合同。对于因用人单位不当解除导致的劳动争议纠纷案件,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作出相应处理,如撤销解除决定、支付工资和劳动合同终

  • 劳动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举报是否有效?

    劳动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举报的有效性及相关流程。任何组织或个人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的行为都有权举报。劳动者举报时应区分举报和投诉,及时维权并选择合适的方式,提供详实信息和证据材料。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为举报人保密,并提供奖励。劳动者应注意保存相关凭证以备

  • 劳动者的权益保障及维权途径

    劳动者如何保障自身权益及维权途径。劳动者应提高法律素养,寻求法律援助;签订合同时维护合法权益,包括签订书面合同、了解工作内容和条件等;加入工会并依靠其维权;收集证据,依法追讨工资;同时,劳动者还应仔细阅读员工手册以防范侵权行为。

  • 哪些行为不属于就业歧视
  • 男职工陪产假工资计算方法详解
  • 公司法定节假日规定有哪些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