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揽合同是指承揽人按照订做人的特定需求,利用自己的设备、技术和劳力来完成加工、订做、修缮等任务,并接受约定报酬的协议。根据承揽合同的重要特征,承揽人必须独立完成工作,不得未经订做人同意将任务转交给他人,否则构成民事侵权行为。承揽人可以是自然人、合伙人或法人。
根据不同法律地位,承揽人在承揽合同中的义务表现形式也不同。法人以其名义向社会和订做人负责,因此,只要是由其所属人员或机构完成的工作,都可视为法人独立完成。合伙人之间存在连带责任,因此每个合伙人都有义务履行承揽合同,任何一方都有权代替另一方完成合伙经营范围内的任务。而自然人以自己的名义对订做人负责,必须独立完成任务。
如果自然人发现承揽人将工作转包给他人,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要分析转包的本质属性,需要搞清楚两个问题:转包后,转包人是否退出了原合同关系,原合同是否终止?转包后,转承包人是否取代了原合同中承包人的地位?如果不是,转承包人与原合同的发包人之间建立了什么样的合同关系?
有一种观点认为,在转包情况下,转包人退出了原合同关系,转承包人取得了原合同中转包人的地位。然而,这种观点值得商榷。虽然转包在理论上可归属于合同的转让范畴,即权利与义务的转让,但我国的法律法规明确禁止转包行为。根据我国《合同法》第二百七十条、《建筑法》第二十八条以及建设部颁布施行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转包行为是违法的,因此无效。因此,我国《合同法》关于权利与义务转让的规定不适用于转包。
在转包情况下,无论转包人是否获得原合同的发包人或承包人的同意,转包行为都是无效的。然而,经过法定程序进行的合同转让是合法有效的,只要转让方获得合同相对方的同意。
建设工程承包合同的风险提示,主要对发包方和承包方的主体资格审查进行了强调,包括企业形式、建筑企业资质以及是否存在挂靠情况等方面。同时,文章还涉及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包括双方责任、安全管理组织体制以及施工前的现场勘察等。发包方和承包方在签订合同时需
工厂承包合同的撰写与要点,包括合同双方的基本信息、承包期限和方式、承包方的权利与义务以及发包方的权利与义务等。承包方享有独立经营权并在承包期间自负盈亏,承包期限、款项支付方式和合同变更解除均有明确规定。如发包方违反合同干扰承包方经营,承包方有权解除合
发包人在建设工程中的权利与义务。发包人有权检查作业进度质量、自行隐蔽工程及验收建设工程,如质量不符合约定可要求施工人无偿修复。同时,发包人也有义务支付价款、接收建设工程并不得擅自使用未经验收工程。若因发包人原因导致工程停建或缓建,应赔偿损失。因计划变
根据新颁布的《建筑企业资质管理规定》,施工企业被分为总包企业、专业分包企业和劳务分包企业三种类型,并详细阐述了经营决策层、现场管理层和操作层的职责与特点。同时,文章还明确了转包和违法分包的定义和核查内容,以加强建筑行业的规范管理和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