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揽合同是指承揽人按照订做人的特定需求,利用自己的设备、技术和劳力来完成加工、订做、修缮等任务,并接受约定报酬的协议。根据承揽合同的重要特征,承揽人必须独立完成工作,不得未经订做人同意将任务转交给他人,否则构成民事侵权行为。承揽人可以是自然人、合伙人或法人。
根据不同法律地位,承揽人在承揽合同中的义务表现形式也不同。法人以其名义向社会和订做人负责,因此,只要是由其所属人员或机构完成的工作,都可视为法人独立完成。合伙人之间存在连带责任,因此每个合伙人都有义务履行承揽合同,任何一方都有权代替另一方完成合伙经营范围内的任务。而自然人以自己的名义对订做人负责,必须独立完成任务。
如果自然人发现承揽人将工作转包给他人,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要分析转包的本质属性,需要搞清楚两个问题:转包后,转包人是否退出了原合同关系,原合同是否终止?转包后,转承包人是否取代了原合同中承包人的地位?如果不是,转承包人与原合同的发包人之间建立了什么样的合同关系?
有一种观点认为,在转包情况下,转包人退出了原合同关系,转承包人取得了原合同中转包人的地位。然而,这种观点值得商榷。虽然转包在理论上可归属于合同的转让范畴,即权利与义务的转让,但我国的法律法规明确禁止转包行为。根据我国《合同法》第二百七十条、《建筑法》第二十八条以及建设部颁布施行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转包行为是违法的,因此无效。因此,我国《合同法》关于权利与义务转让的规定不适用于转包。
在转包情况下,无论转包人是否获得原合同的发包人或承包人的同意,转包行为都是无效的。然而,经过法定程序进行的合同转让是合法有效的,只要转让方获得合同相对方的同意。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相关内容,包括工程概况、承包范围、合同工期、质量标准、合同价款等。承包人需按设计预算单价结算,并负责采购、运输、保管、使用所有永久和临时工程的建筑材料。此外,合同还涉及工程预付款和进度工程款的支付问题。
发包的相关概念和法律规定。发包是指将建设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等环节交给工程总承包单位或承包单位完成的行为。发包人需具备工程发包主体资格和支付工程价款能力,其合法继承人包括合并、分立的单位等。根据《合同法》和《建筑法》的规定,发包人可以与总承包人订立
承包拉土方工程的注意事项。承包方需根据工程项目要求完成任务,提供自卸式工程运输车辆,注意运费结算方式,确保运输质量和安全,遵守运输作业时间规定,专岗专用燃油,并明确违约责任。拉土方主要涉及场内外土石方、砂石及堤坝工程中的土方运输。
工程作业检查的两种方式:委派工地代表和委托监理人。前者是发包人委派管理人员负责监督检查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等事项;后者则是发包人委托监理公司对工程建设进行检查,包括监理人的资格要求和职责等。工地代表和监理人在检查过程中发现问题有权要求承包人改正。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