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关系 > 劳动关系的认定 > 关于辞职是否有资格获得经济补偿金的法律问题

关于辞职是否有资格获得经济补偿金的法律问题

时间:2024-04-11 浏览:1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24107

劳动合同未签订,辞职是否能获赔劳动者经济补偿金?

金华读者孙先生咨询了一个问题:如果与用人单位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他是否能获得劳动者经济补偿金,如果他首先提出辞职?

劳动合同未签订的情况下的法律规定

根据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劳动合同。如果用人单位故意拖延不签订劳动合同,造成劳动者损害,用人单位应予以赔偿。

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

根据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通知第36条规定,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时,应按照劳动法和劳动部《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

因此,如果孙先生与用人单位协商解除劳动合同,他可以获得劳动者经济补偿金。但如果是孙先生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他将不能获得经济补偿金。

根据劳动部《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规定,经济补偿金应一次性发放。用人单位应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放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最多不超过12个月。经济补偿金的工资计算标准是指企业正常生产情况下,劳动者解除合同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

未办理"三险一金"的问题

关于"三险一金"补办或经济补偿的具体问题,可以咨询当地劳动部门。根据金华市劳动监察支队的相关人员介绍,由于孙先生没有将原先的劳动关系转移,所以无法补办"三险一金"。

温馨提醒

首先,劳动关系双方应严格按照法律规定,以书面形式订立劳动合同,并履行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其次,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以便劳动者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获得帮助和补偿。

第三,发生劳动争议时,应按照法定程序解决。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也应按照各自的法律责任,及时承担赔偿责任。

法律链接

《劳动法》第24条规定: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劳动合同可以解除。

第26条规定: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包括: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或另行安排的工作;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劳动合同订立时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导致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且当事人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

第27条规定:用人单位在破产法定整顿期间或生产经营状况严重困难时,确需裁减人员的,应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并听取工会或职工的意见,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后,可以裁减人员。用人单位在裁减人员后六个月内录用人员时,应优先录用被裁减的人员。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劳务派遣辞职是否需要赔偿

    劳务派遣辞职是否需要赔偿的问题。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者提出离职的情况分为三种,分别对应不同的赔偿规定。劳动者在特定情况下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而在其他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劳动者承担直接经济损失和招聘费用。劳动者解除劳动关

  • 员工被迫辞职是否有经济补偿金

    员工被迫辞职时的经济补偿金问题。根据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员工被迫辞职的情形包括被暴力威胁、不支付工资等。辞职流程需填报《辞职申请表》,获得批准后办理离职手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涉及年限计算标准、不再限定补偿年限、工

  • 辞职赔偿工资包括奖金吗

    辞职赔偿工资是否包括奖金的问题。离职补偿金赔偿标准中的“平均工资”不包含奖金,年终奖被视为福利待遇,不属于薪资范畴。经济补偿金计算基础为过去十二个月的平均实得工资,包括个人代扣代缴的部分以及津贴、补贴、奖金等。员工自行提出离职一般无法获得赔偿金,只有

  • 公司用降薪来逼员工离职合法吗

    公司强逼员工减薪变相逼员工离职是不合法的,劳动者可以依据劳动合同法第38条用人单位无故克扣工资为由被迫辞职,这样用人单位就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

  • 辞退了不发工资吗
  • 工作十年辞职有补偿吗
  • 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