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海损是指在船舶、货物和其他财产在同一海上航程中遭遇共同危险时,为了共同安全而采取的特殊牺牲和支付的特殊费用。根据法律制度,这些损失由各受益方按比例分摊。共同海损的成立需要满足一定条件,包括共同的、真实的危险,有意地、合理地采取措施,以及直接的、特殊的损失。
共同海损是为了共同利益而作出的牺牲,而单独海损是由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等原因直接造成的船舶或货物损失。共同海损应由各方共同承担,而单独海损由受损者自行承担。
共同的危险指对船舶和货物都构成威胁的危险,而仅对船舶或货物单方构成威胁的危险不会导致共同海损的发生。例如,天气闷热导致船上冷冻设备损坏,从而导致货物变质,但船舶本身未受影响,这种情况不算是共同危险。
真实的危险指危险必须是客观存在的,而不是主观臆测的。只有真实存在的危险才能导致共同海损的发生。
共同海损的成立需要证明采取的措施是有意的、合理的和有效的。这意味着采取的措施必须是为了共同安全而采取的,并且符合合理的标准和有效的方法。
直接的损失是指损失是由共同海损行为直接造成的,而不是间接的损失。例如船期损失、滞期损失和市价跌落等间接损失都不属于共同海损。
特殊的损失是指损失是非正常的,而不是正常航行中需要承担的开支。只有符合特殊性的损失才能算作共同海损。
船舶共同海损的分摊计算方法。根据船舶在航程终止时的完好值、实际价值及共同海损牺牲金额来计算。货物共同海损的分摊根据货物价值加保险费减去不属于共同海损的损失金额和承运人承担风险的运费来计算。运费共同海损的分摊则根据承运人承担风险并有权收回的运费,减去为
共同海损的定义和成立条件,包括共同海损的组成部分和成立条件的详细解释。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了共同海损的争议问题,包括是否属于共同海损以及适航性问题和告知义务的争议焦点。
共同海损牺牲及其类型,包括船舶牺牲和货物牺牲。船舶牺牲是指在采取共同海损措施时,船舶或船用物料遭受的损失,如扑灭火灾、切除残损物、有意搁浅等导致的损失。货物牺牲是指在共同海损措施下,船上所载货物遭受的损失,如抛弃货物、货物湿损等。共同海损牺牲的认定和
共同海损的要素,包括基于真实的海难或危险、人为且故意的行为、特殊的损失和开支、合理的行为、为了共同的安全、直接造成的损失以及意外情况下的指挥权等七个条件。共同海损指的是船舶面临危险时,为了维护船货安全而采取的行为所产生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