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当事人不愿协商、调解或者协商、调解不成的,可以向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意义是可以节省人力、财力和时间,提高办事效率,降低社会影响。当事人对有关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
2022-09-29
现在全国各地农村土地确权搞得是风风火火,这多多少少让土地确权显得重大而神秘,那么土地确权以后,农村的耕地可以用来盖房子吗?当然,有的农村地区的确存在“交钱建房”、“关系建房”等违规操作,但是在宅基地确权登记下今后在宅基地监管这一块只会更加严格,由于违
2022-09-28
将集体土地使用权依法确认到每个权利主体。凡依法使用集体建设用地的单位或个人应申请确权登记。
2022-09-27
从宅基地使用权的权属变化上看,诉争房屋转让过程中及其后,宅基地使用权多以未发生改变为主,也有受让方取得行政机关核发的宅基地使用权证书的情况,有取得建房批示许可以及诉争土地被征为国有的情形。
2022-09-26
如果纠纷双方是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发生的争议案件,当事人可以向乡级人民政府处理;如果纠纷双方是单位与单位之间发生的争议案件,当事人可以向争议土地的县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调查处理。
2022-09-23
第一千零八十七条 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2022-09-22
土地纠纷主要分两种,一是土地所有权的纠纷;二是农村承包经营权方面的纠纷。
2022-09-21
在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解决前,任何一方不得改变土地利用现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编制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建设用地总量不得超过上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控制指标,耕地保有量不得低于上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控制指标。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编制的
2022-09-20
征收土地的安置补助费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市、县和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安置补助费使用情况的监督。
2022-09-17
依法登记的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宅基地使用权的定义是指宅基地使用权人依法对集体所有的土地享有占有和使用的权利,有权依法利用该土地建造住宅及其附属设施。
2022-09-16
1,第三轮土地承包期限为三十年,最早是从2023年开始、2053年到期。国家农村土地承包法对土地承包期的规定为耕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草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至五十年,林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至七十年。承包期限届满的,可以申请延长。农村第一轮土地承包从1983年前后开始到1
2022-09-15
地役权是指利用他人土地以便有效的使用或经营自己的土地的权利,其发生须有两个不同归属的土地存在,地役权期限不得超过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等用益物权的剩余期限。当事人要求登记的,可以向登记机构申请地役权登记;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地役权人
2022-09-14
承包人对农地不享有所有权,农地不是承包人的私有财产,所以不发生继承问题。
2022-09-13
1、破坏农田属于违法甚至是犯罪行为,应该依法处罚;根据《土地管理法》第七十五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占用耕地建窑、建坟或者擅自在耕地上建房、挖砂、采石、采矿、取土等,破坏种植条件的,或者因开发土地造成土地荒漠化、盐渍化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
2022-09-09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剥夺和非法限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承包土地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九条,承包方承包土地后,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自己经营,也可以保留土地承包权,流转其承包地的土地经营权,由他人经营。
2022-09-08
关于土地纠纷申诉期限和土地纠纷处理原则的相关内容。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的规定,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土地纠纷处理需依法进行,保护土地现状和合法权益,维护历史协议和乡规民约,合理处理无偿占有或平调引起的纠纷,保护原社队或个人的权益等。同时
非法占用农用地罪的法律依据和立案标准。相关规定指出,非法占用农用土地并改变其用途,导致耕地种植条件严重毁坏或污染的行为构成犯罪。具体立案追诉标准包括占用基本农田、防护林地或特种用途林地等数量达到一定标准的行为。此外,文章还阐述了非法占用林地和耕地的具
宅基地确权的计算方法,介绍了具体的测量方法和面积限制。宅基地确权依据土地实地测量面积,测量方法遵循国家相关规定。不同地区的宅基地面积标准可能有所不同,需了解当地标准。同时,文章还解释了农村房产确权的含义,包括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的确权登记发
地皮出租合同的具体内容。合同中,甲方将土地租给乙方使用,后丙方因业务发展需要租赁乙方所承租的土地,经过甲方的同意三方达成协议。合同内容包括租赁土地的范围、用途、期限、租金及支付方式、续租、合同终止与解除条件、违约责任及其他事项等。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