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针对工程分包合同,根据《民事案件案由规定》,由此产生的纠纷属于建设工程分包合同纠纷。当事人一方在就该纠纷向法院提起诉讼之前,需要先确定工程分包合同纠纷的管辖法院,那究竟该如何来确定呢?
2024-04-03
追加工程款纠纷的案由主要包括工程量之争、计费系数之争、大型机械租赁费用计费之争、竣工决算时间之争、违约之争、建筑材料品质之争、总包与分包之争以及5%尾款之争。工程款包括预付款、进度款、竣工结算款和质保金。处理工程纠纷的方式有和解、调解、仲裁和诉讼。以
2024-04-03
审计审计结算,一般委托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造价审计一般是对单项、单位工程的造价进行审核,其审计过程与乙方的决算编制过程基本相同,即按照工程量套定额。这由造价工程师完成。
2024-04-02
工期延误反索赔是指发包方向承包方索取赔偿的一种情况。当承包方未能按照合同规定的工期完成工程量和内容,从而影响了发包方对工程的使用和营运生产,导致发包方遭受经济损失时,
2024-04-02
工程索赔的范围和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不可抗力、不利的自然条件和障碍引起的索赔,如遇到困难和恶劣的自然条件或人为障碍导致施工难度增加,需要额外费用完成工作;二是
2024-04-01
依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买卖合同并不属于工程合同,买卖合同是出卖人转移标的物的所有权于买受人,买受人支付价款的合同。第一百三十一条 买卖合同的内容除依照本法第十二条的规定以外,还可以包括包装方式、检验标准和方法、结算方式、合同使用的文字及其效力等条款。
2024-03-31
建议委托律师进行尽职调查。如果工程款的支付时间超过竣工后的6个月,就丧失优先权受偿权,给追索垫资和工程款带来不可估量的风险。
2024-03-31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施工单位未按合同的约定交付工程的,如果合同有约定的,按合同约定承担违约责任,合同没有约定的,按实际损失赔偿或者支付违约金。
2024-03-31
建筑工程质量常见纠纷包括修复后仍不合格的工程和质量缺陷。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过错方应承担相应责任。解决工程质量纠纷的方法包括处理不合格工程和质量缺陷的方式以及擅自使用工
2024-03-30
根据(合同法)第271条之规定,国家重大建设工程合同,应当根据国家规定的程序和国家批准的投资计划、可行性研究报告等文件订立。因此,订立建设工程合同必须严格地按照一定程序进行。其订立过程一般分为以下4个步骤:。因此,建设工程合同的订立一般采取招标投标的方式,
2024-03-29
承包商如果工程欠款超过时效,就不能通过诉讼来追讨欠款,只能采取其他方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88条,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限为三年,除非法律另有规定。诉讼时效期限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的日期开始计算。超过20年的,法院不
2024-03-29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的规定,工程质量纠纷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该期间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开始计算。超过二十年的情况下,人民法院一般不予保护,但特殊情况下可以申请适当延长。
2024-03-27
不可以,如果欠小贷公司的钱逾期不还的话后果还是挺严重的,同时借款方会面临催收和信用受损,甚至严重者被起诉的风险。贷款诈骗罪属于金融犯罪的一种。骗取贷款罪,是指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
2024-03-27
根据工程索赔日期的计算规定,监理和工程变更索赔的计算期限是从收到监理书面指令或变更图纸之日起到完成之日止。对于不可预见的恶劣气候导致的索赔,计算期限是从问题出现之日起到问题解决之日止。而延期索赔的计算期限是从收到中标通知书起算的28天内。根据《中华人
2024-03-26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建筑工程中的实际施工人主要有无效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承包人、包括转承包人、违法分包合同的承包人、借用资质的承包人、挂靠施工人。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四条规定,收缴当事人已经取得的非法所得。第二十六条 实际施工人以转包
2024-03-26
注册工程师证件的有效期限问题,包括注册建筑师证件的初始注册条件、提交的材料以及延续注册的相关要求。根据相关规定,注册建筑师证件并非终身有效,每次注册的有效期过后需要进行延续注册。初始注册需要满足条件并提交相关材料,逾期未申请者需符合继续教育要求后方可
建筑工程款的诉讼时效及结算方式。诉讼时效为三年,从权利被侵犯时开始计算,超过二十年则不予保护。中国采用的工程结算方式包括按月结算、竣工后一次结算、分段结算、目标结算以及双方约定的其他结算方式。涉及备料款的预付、扣还及违约责任等也做了详细规定。
建设工程合同中存在的多种不对等问题及其影响。包括招标文件内容设置的不对等、合同担保的不对等、合同违约条款设置的不对等、合同时间条款约定不详细、合同用语不规范或漏项以及合同计价方式设置不合理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了合同主体责任权利关系的不平衡,影响
建筑工程施工中工人受伤的赔偿责任问题。工人受伤后可以向实际施工人、分包人和发包人追偿。如果实际施工人无力或拒绝赔偿,受伤的工人还可以向其他相关方追偿。赔偿责任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谁有经济能力,谁就应承担赔偿责任。工人可以通过法律途径争取最大的赔偿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