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二级分类: 不限 合同订立 合同终止 合同债权 合同欺诈 合同效力 合同纠纷 合同类别 合同履行 违约责任
三级分类: 不限 承包合同纠纷 买卖合同纠纷 租赁合同纠纷 加工承揽合同纠纷 装饰合同纠纷 仓储合同纠纷 抵押合同纠纷 运输合同纠纷 医疗服务合同纠纷 代理合同纠纷 担保合同纠纷 旅游合同纠纷 房屋土地合同纠纷 建设工程合同纠纷 劳动合同纠纷 其它合同纠纷 合同诉讼
但违反服务期约定或竞业禁止的约定,给单位造成损失的,则需要赔偿违约金。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自然在劳动合同约定的期限届满之后,双方就会自动终止劳动关系。
2022-08-12
1、用人单位不按规定缴社保是违法的。劳动者可以向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投诉,由该行政机关责令其限期缴纳或者补足,并自欠缴之日起,每天对其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2022-08-11
2、如果是因具有严重违反单位的规定制度等情形被辞退的,没有补偿;如果被单位违法辞退的,则有赔偿金。
2022-08-10
调解不成或者调解书送达前,一方当事人反悔的,仲裁庭应当及时作出裁决。
2022-08-09
6、法律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2022-08-08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
2022-08-05
(三)解除劳动合同未依法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2022-08-04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因劳动合同期满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2022-08-03
第十九条,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点击下方按钮咨询或者
2022-08-02
对抵押的现金,有价证券等,被申请人不得私自挪用。
2022-08-01
2、个人可通过社会保险咨询等服务监督本单位的相关缴费状况,依法享受社会保险的待遇。
2022-07-30
第十条,律师服务收费可以根据不同的服务内容,采取计件收费、按标的额比例收费和计时收费等方式。按标的额比例收费适用于涉及财产关系的法律事务;在打官司中的律师费,一般是聘请方自行承担,败诉方不承担对方主张权益而支付的律师代理费。在以下九类案件中,明确规定
2022-07-29
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2022-07-28
但是,如果单位没有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员工不但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而且不需要对单位承担违约责任或者赔偿责任。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员工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一经查实,劳动行政部门可以责令单位改正,并可以给予罚款的处罚。
2022-07-27
如果灵活就业人员只想获得医疗保障,可以只选择医保进行缴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单位所缴纳的费用进入统筹账户,主要用于住院报销事项,统筹账户并不属于个人,所以在医保卡上仅显示个人账户部分,并不显示统筹账户部分。
2022-07-26
实习协议的内容。协议包括实习安排、实习期待遇、甲方权利和义务、乙方在实习期应遵守的规定以及其他事项。实习部门、岗位、时间和内容都有明确说明。同时,协议还规定了实习补贴、考核评价和保密要求等。实习期不构成劳动合同关系,双方应友好协商解决纠纷。
李先生与机电中心之间的劳动合同纠纷案。李先生在试用期内被机电中心以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解除劳动关系,引发争议。法院依据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认为机电中心未提供有效证据证明李先生存在所述解除事由,且未履行合法解除程序,因此判定机电中心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同时
劳动合同解除的相关情况。其中,甲方可以解除合同的多种情形,包括乙方在试用期内不符合录用条件、违反规章制度、失职营私舞弊等。乙方也可以在某些情况下解除合同。同时,甲方需按规定支付经济补偿。此外,还提到了甲方不得依据某些规定解除合同的情形。
劳动合同的相关内容。合同期限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包含试用期。合同由用人单位和员工亲自签订方为有效。文中还涉及了工作岗位、工作内容、工作报酬、工作时间、加班、终止合同、员工手册、劳动纪律等方面的内容。最后强调了合同的持续有效性和争议解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