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同时履行抗辩权只适用于双务合同,如买卖、互易、租赁、承揽、保险等合同。可主张同时履行抗辩的,系基于同一双务合同而生的对待给付。如果双方当事人的债务不是基于同一双务合同而发生,即使在事实上有密切关系,也不得主张同时履行抗辩权。同时履行抗辩权存在的基础在
2024-06-23
如果不执行法院判决,需要法院进行强制执行。如拒不履行,权利人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申请人是胜诉的一方,被申请人是败诉的一方。受托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函后15日内开始执行,不得拒绝。执行完毕后,应当将执行结果及时函复委托人民法院。受托人民法院自收到委托函件之次
2024-06-23
原告陈*志、于*林诉被告仁化县**开发置业有限公司申请执行人执行异议之诉纠纷一案,本院于2014年7月1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
2024-06-23
法庭上,被告苏某辩称,郭某不符合代理人条件,无权处置其房屋,因此上述房屋转让合同应属无效。郭某与原告及被告中介公司签订的房屋转让合同系双方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合法有效,原被告均应严格遵守。原告依约支付定金,被告苏某违约,须双倍返还定金。
2024-06-23
而狭义的抗辩权则是指专门对抗请求权的权利,亦即权利人行使其请求权时,义务人享有的拒绝其请求的权利。在现代民法中,学者对抗辩权有不同的定义。抗辩权是妨碍他人行使其权利,尤其是拒绝请求权人行使请求权的对抗权。同时履行抗辩权属延期的抗辩权,只是暂时阻止对方
2024-06-22
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责任。迟延履行包括给付迟延和受领迟延两种。给付迟延,是指债务人在履行期限到来时,能够履行而没有按期履行债务。在给付迟延后,如遇有不可抗力致使合同标的物毁损,债务人须承担履行不能的责任,不得以不可抗力为由主张免责
2024-06-22
原告张某因与被告赵某交通肇事损害赔偿一案,诉至法院。如果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九条之规定,加倍支付延迟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判决后,双方当事人均未上诉,判决生效。第三种意见是应当按照《民诉
2024-06-21
依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当对方当事人出现经营状况严重恶化、丧失商业信誉、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等情形时,可以中止履行合同。当事人没有确切证据中止履行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通知,是指当事人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当将合同终止的有关事宜告诉合同对方当事人。协助,是
2024-06-21
小编认为第六十条中的当事人应理解为债权人与债务人的约定,并告知第三人;债务人与第三人约定由第三人履行。所以要求债权人有明确的意思表示即债权人、债务人、第三人达成三方协议,同意转移债务或债权人与第三人达成债务转移协议。债权人知道该关系接受第三人履行的,
2024-06-20
合同实际履行原则是指按照合同标的不折不扣地实现其内容的行为。也就是合同当事人必须按照合同上写的什麽标的就一定要交付什麽标的,实际履行时,签订合同双方当事人应交付和接受的标的,除由于实际履行不可能或履行已无实际意义等原因外,不得任意降低标的物标准,变更
2024-06-20
合同解除权就是合同当事人依照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享有的解除合同的权利,它的行使直接导致合同权利义务消灭的法律后果。行使合同解除权的方法,《合同法》第96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依照本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第九十四条的规定主张解除合同的,应当通知对方。合同自通知
2024-06-19
合同权利义务是由合同条款确定的。因此,作为合同内容的合同权利义务与作为合同内容的合同条款是相互联系的,都是合同的不同含义中的合同内容。合同权利,是合同债权人一方依合同享有的请求债务人为一定行为的权利。
2024-06-19
同时履行抗辩权,必须有双方当事人基于同一双务合同互负债务这一要件。在于双务合同的牵连性。同时履行抗辩权:指当事人互负债务,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应当同时履行,一方在对方履行前有权拒绝其履行要求。在双务合同中,一方当事人在自己没有履行或者没有提出履行与对
2024-06-17
关于先合同义务的概括性规定,散见于各国立法,此为常例。而关于先合同义务的具体规定,却鲜有代表性之立法例,常委诸于判例与学说。综观各家所言,以诚信原则为法理基础的先合同义务的产生、存续并发生效力是基于缔约及缔约人对合同生效之期待。即《合同法》第43条规定,
2024-06-17
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合同法》有效时期为2020年12年31日止,届时与《民法典》相冲突的条款失效,相关的司法解释同时失效,由新颁布的司法解释替换。抵销权设立的目的在于保障对破产人负有债务的破产债权人的利益,做到相互债务公平清偿。抵销权应通过破
2024-06-17
合同无效的情形以及合同未履行的处理方式。合同无效的情形包括欺诈、胁迫、恶意串通等,而合同未履行时当事人应承担违约责任。可以采取书面通知、解除合同、要求承担违约责任等方式处理。同时,《合同法》第110条规定了在某些情况下,对方不能要求履行合同。
中国法律中的瑕疵履行概念,介绍了其与不能履行、迟延履行和拒绝履行的区别,重点分析了加害给付与瑕疵履行的不同点。瑕疵履行虽然履行存在缺陷,但仍可视作一种履行行为;而加害给付则因履行行为给债权人带来超出履行利益的损害。举例说明了两者在买卖合同中的具体表现
违反合同的多种情形,包括不履行合同义务、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等。当债务人出现违约行为时,根据《合同法》的规定,违约方需承担相应责任,对方可以选择继续履行合同、采取补救措施或要求赔偿损失等。
定金返还问题及适用定金罚则的条件。自己违约的情况下不能要回定金;对方违约的情况下可以要回定金,商家违约还可要求双倍返还。定金罚则适用于存在违反有效合同的行为,包括不履行、部分履行等多种违约情形。此外,法律对于不完全履行合同的情况有相应规定,定金的违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