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在实践中,反不正当竞争法给予未注册商标保护一般应考察其独特性和市场影响力两个方面。反不正当竞争法第5条第2款对知名商品的标识的保护性的规定实际上就是把未注册商标纳入其保护范围,将法律对知名商标的保护范围扩大到未注册商标上。反不正当竞争法仅在产生混同或混
2024-06-02
首先,不正当低价销售是一种破坏竞争的违法行为。因此,许多国家的竞争法均将其作为不正当竞争行为而予以禁止。如,在日本,其被视为“不当贱卖”而予以禁止,在欧洲,其被称为“掠夺性定价”而纳入竞争法调整。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1条也明确规定:“经营者不得以
2024-06-02
组织、领导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名,要求参加者以缴纳费用或者购买商品、服务等方式获得加入资格,并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级,直接或者间接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或者返利依据,引诱、胁迫参加者继续发展他人参加,骗取财物,扰乱经济社会秩序的传销活动的
2024-06-02
电信虚假宣传会给消费者带来损失,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如果经营者提供虚假宣传,消费者可以要求赔偿三倍的购买金额,最低赔偿金额为500元。虚假宣传的法律责任包括广告主承担的罚款和停止违法行为的责任,广告经营者承担的罚款和没收违法所得的责任。发布虚
2024-06-01
本文主要讨论了卡特尔的概念、理解、作用、评价和管制原则。卡特尔是竞争者之间的横向联合行为,是一种限制竞争的行为。卡特尔管制中排除纵向联合行为的考虑,因为纵向联合行为对竞争机制有利。卡特尔的主要形式包括合同或协议、协同行为与君子协定和行业协会等经济社团
2024-05-3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是指以推销商品或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名,要求参加者以缴纳费用或者购买商品、服务等方式获得加入资格。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对组织
2024-05-31
是否需要认购商品或交纳费用取得加入资格或发展他人加入的资格,牟取非法利益;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之一的规定,对传销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应当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对一般违法人员,本着教育、挽救大多数的原则,可以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根据禁止传销条例的规
2024-05-31
价格垄断属于垄断的,因为企业之间定价,价格垄断的目的是为了在市场上能够随意调节价格与产量,它与不正当竞争不同,不正当竞争主要是不合理的通过价格变化来搞垮其它的对手,本质上,垄断行为是将市场上的竞争行为予以排除,它的行为相较不正当竞争行为来说更为严重。
2024-05-31
我国合同法有关技术秘密转让的章节,实际上有关技术秘密使用许可合同。技术秘密的使用许可是技术秘密权利人保持其总体权利中的所有权、收益权、处分权,而在一定条件下将其技术秘密许可他人使用。从技术秘密权利人的所有权出发,被许可方接受使用许可,表明被许可方尊重
2024-05-29
传销是指组织者或者经营者发展人员,通过对被发展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发展的人员数量或者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或者要求被发展人员以交纳一定费用为条件取得加入资格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扰乱经济秩序,影响社会稳定的行为。发现传销组织的动向后可与警方或当
2024-05-27
虚假广告罪是指具有严重情节的虚假广告行为构成的犯罪。严重情节包括多次实施虚假广告、为多人实施虚假广告、违法所得数额较大、致使多人受骗、造成恶劣影响、造成严重损失或受阻、导致人身伤亡等。虚假广告罪的行为方式多种多样,包括伪造文件、提供虚假证明、唆使虚假
2024-05-26
依据经济垄断的具体组织形式,可以将垄断分为短期价格协定、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康采恩和其他组织形式的垄断。短期价格协定是垄断组织的最简单形式,大企业之间通过口头或书面形式,规定在一定时间内共同控制某类商品价格,从而获取高额利润的垄断形式。这种垄断不
2024-05-25
属于犯罪集团,犯罪集团是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的人犯罪。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印发《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的通知。本条所指的传销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是指在传销活动中起组织、领导作用的发起人、决策人、操
2024-05-25
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指经营者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所谓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一是指行为违反该法的列举性规定,二是指行为违反该法的一般性规定,三是指行为违背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基本原则,违背
2024-05-2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商家虚假宣传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商家虚假宣传属于欺诈行为,消费者可以要求赔偿金额为购买商品价款或服务费用的三倍。虚假宣传的认定标准包括宣传的目的是欺骗和误导公众,以及广告内容是否涉及商品
2024-05-24
成都市为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制定的反不正当竞争条例。该条例规定了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定义,明确了监督检查的职责,并鼓励社会监督。同时,详细列举了包括假冒注册商标、混淆知名商品、误导企业名称或姓名以及虚假表示商品质量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傍名牌现象对市场竞争秩序的扰乱问题。傍名牌现象日益普遍,涉及商品领域多元化,严重损害了驰名商标和企业的合法权益,同时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傍名牌行为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破坏了公平竞争环境。企业傍名牌虽能迅速获利,但风险较高且非长久之计,涉及复杂的法律问
湖北省反不正当竞争条例,旨在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鼓励和保护公平竞争,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文章详细阐述了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定义,并明确了经营者必须遵守的义务。同时,也强调了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为公平竞争创造良好的环境和
反不正当竞争法中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定义及其与竞争关系的关系。不正当竞争不一定需要存在竞争关系,包括利用他人竞争优势和破坏他人竞争优势两种情况。在利用他人竞争优势方面,即使是与权利人无直接竞争关系的经营者或非经营者也可能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如混淆产品或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