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签名构建的维护交易安全的签名标准已经根深蒂固,打破这种标准和重新建构一套标准同样不切实际。因此,赋予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应遵循的三项原则:功能等同原则、平等原则和技术折衷原则。因此,技术折衷已经成为新近立法的一种趋势,并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2024-04-16
而认证机构主要解决电子商务活动中交易参与各方身份、资信的认定,维护交易活动的安全。本文通过研究电子身份认证和认证机构的法律地位和法律属性,就如何建立一套适合我国电子认证发展形势,满足我国立法需要的电子身份认证法律保障体系作了基础性的阐述。
2024-04-09
电子签名人如不履行义务,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对此,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电子签名法》第8条第二款规定:“签名人应当对其未能满足第一款的要求承担法律后果。”因此,如果出现上述情形,电子签名信赖方或者电子认证服务提供者要求电子签名人承担相应的民事责
2024-03-14
为规范电子商务行为、给电子商务发展提供必要的法律保障,在经过数年的酝酿和准备之后,我国从2003年4月开始了电子签名法的起草工作。2004年4月2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首次对电子签名法草案进行了审议,中间又经过两次修改和审议,最终在8月28日通过了《电子
2024-03-13
电子签名是指数据电文中以电子形式所含知、所附用于识别签名人身份并表明签名人认可其中内容的数据。电子签名通过电子鉴定技术是可以鉴定的,电子签名的鉴定属于数据电文鉴定。数据电文的鉴定主要是对电子签名数据和数据电文生成、传输、存储系统的鉴定。
2024-02-28
原提请审议的草案规定,民事活动中的合同或者其他文件、单证等文书,不得仅因为其采用电子签名、数据电文而否定其法律效力,但“涉及供水、供热、供气、供电等公用事业的”文书除外。这部法律还规定,“涉及婚姻、收养、继承等人身关系的”“涉及土地、房屋等不动产权益
2024-01-28
依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签订电子合同后,与其他合同一样,只要经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的,是可以变更电子合同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变更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电子合同正是由电子邮件和电子数据交换所明确相互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由于电子证据容
2024-01-24
就传统手写签名(章)而言,公证无疑是防止虚假签名及其争议的有效手段。同样,如能在电子商务中引入第三方公证服务,则其真实性将得到更有效的保障。此即为前述比较法上的安全认证机构,其主要职能在于对公开密钥行使辨别及认证。我国《电子签名法》在16~26条也集中规定
2024-01-03
摘要医疗行业人员活动性较大,信息跨院共享频繁,如果没有一个完善的可信赖的、可互认的电子认证服务体系,电子签名的实施的效果将大打折扣,而医院信息化也将面临障碍。对于医疗行业来说,完善的标准体系是目前医院信息化的一把钥匙,是解决相关问题的唯一途径,
2023-12-26
责任限制制度是海商法上的特有制度。海商法的责任限制包括单位责任限制和综合性责任限制如果让提供电子认证服务的机构承担过大的执业风险,将会挫伤认证机构的积极性,从而不利于电子商务以及其他电子交易的发展。责任限制制度的内容应该包括下列内容:。 责任基
2023-12-24
通过上述定义可以看出电子合同是以电子的方式订立的合同,其主要是指在网络条件下当事人为了实现一定的目的,通过数据电文、电子邮件等形式签订的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一种电子协议。电子认证机构一般不得直接和客户进行商业交易,也不能在当事人之间的交易活动中代表
2023-12-23
电子签名安全认证机构在电子签名制度中占据重要位置。从世界范围看,安全电子商务认证中心的设置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由政府组建的或者授权的机构担任,以政府信用作为担保;另一种则是通过市场的方式建立,在市场竞争中建立信用。首先,《电子交易法案》规定,政府任
2023-12-08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中规定,电子签名是一种电子代码,可以用它在网上验证发件人的签名或者身份。区别于执笔者为了表示对文件、单据负责而亲自写上自己姓名和画上记号的,具有法律意义行为的签名,电子签名是附加于数据电文中,或与之有逻辑上联系的电子形式的
2023-12-07
可靠的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字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结合《合同法》和《电子签名法》的相关规定,我们归纳总结一份有效的电子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二)签署时电子签名制作数据仅由电子签名人控制;电子签名人知悉电子签名制作数据已经失密或者可能已经失密时,应当及时告知
2023-12-04
(二)签署时电子签名制作数据仅由电子签名人控制;第十四条可靠的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名或者盖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接到申请后经依法审查,征求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等有关部门的意见后,自接到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作出许可或者不予许可的决定。取得
2023-12-02
电子签名作为电子交易安全法律手段所面临的问题及立法解决的重要性。其中涉及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不明确、规则模糊、认证机构责任不明确以及安全性和可靠性问题。为应对这些问题,立法确立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成为关键,最近提交审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草案)
伪造、冒用、盗用他人电子签名的民事责任分析。结合案例分析,文章详细阐述了在不同情形下,责任人需要承担的民事责任,包括撤销合同、继续履行合同、虚假外观责任和认证机构责任。根据具体情况,伪造、冒用、盗用他人电子签名的责任对象和责任种类会有所不同。
电子合同的法律效力及其表现形式。电子合同具备与纸质合同同等的法律效力,但要确保电子合同的有效性,必须满足合同签署各方实名认证及使用可靠电子签名两个条件。电子合同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常见的电子合同并不具备法律效力,容易在传输或保存过程中被篡改。经过国
电子商务中电子签名作为证据的适格性问题。电子文件的特点与传统文书不同,容易遭到第三方篡改,引发证据适格性的疑问。证据适格在国际上存在差异,我国对于电子证据的规定模糊,导致电子证据的可采性和证明力受到限制,不利于电子签名制度的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