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单位犯罪直接负责人应该怎么判?因此,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虽然参加了单位犯罪的实施,但是法律对其处罚在程度上应当轻于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对单位犯罪中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应根据其在单位犯罪中的地位、作用和犯罪情节,分别处以相应的刑罚,主管
2024-07-19
据此,对于若干个单位伙同实施的犯罪,应当也只能根据各个单位在犯罪的犯罪情节,分别依照有关刑法规定进行处罚,而没有必要像对自然人的共同犯罪那样,区分主犯、从犯、胁从犯与教唆犯进行处罚。另外,对于单位与自然人伙同实施的犯罪行为,也同样没有依据以共同犯罪论
2024-07-14
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我国刑法对单位犯罪规定了两罚制,除了对单位判处罚金刑外,还应对单位犯罪中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纪要》反映了根据直接责任人员在单位犯罪中的
2024-07-06
《刑法》对逃汇罪规定的犯罪主体是单位,没有公民个人。违反上述规定,将应调回国内的外汇不调回国内,而存放境外就展这种行为的逃汇。以上两种逃汇行为必须达到“情节严重”,才能构成犯罪。我们认为,逃汇罪作为一种经济犯罪,衡量情节是否严重主要应从数额,同时结合
2024-07-06
是,犯罪主体为个人和单位,表现为假药的生产者和销售者两类人。生产者即药品的制造、加工、采集、收集者,销售者即药品的有偿提供者。生产、销售假药罪属于生产假药属于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类犯罪。如果行为人同时具有上述两种行为,仍视为一个生产、销售假药罪,不实行数
2024-07-04
单位犯罪的主体就是实施了刑法分则明文规定可以由单位构成犯罪的并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和团体。也就是说只有刑法中规定的具有独立意志的合格单位,且该主体是为了单位的利益才可以成为某种犯罪的主体,凡是法律未指明该罪的主体包括单位的,
2024-07-02
成立单位犯罪的主体要件,要求单位具备刑事责任能力。刑法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都具备刑事责任能力。实践中通常采纳最高院的司法解释,限制单位犯罪的主体资格。单位犯罪在客观方面要求,必须是实施了危害社会并且由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行为。
2024-06-30
单位犯罪的定义应该反映出单位犯罪是单位犯罪意志的体现。因为任何犯罪都是行为人出于犯罪意志所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自然人犯罪、单位犯罪莫不如此。在单位犯罪的定义中表明单位犯罪是出于单位的意志的内容,可以使其定义具有区别单位犯罪与自然人犯罪的功能,而任何
2024-06-27
要看单位犯罪有没有进行计划和人数上在2人以上的,并且所造成的损害让执法人员觉得比较复杂的,就可以构成结伙作案了。刑事责任,是依据国家刑事法律规定,对犯罪分子依照刑事法律的规定追究的法律责任。刑罚是由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在《刑法》中确定的,由人民法院对犯罪
2024-06-27
8第244条:强迫职工劳动罪、雇用童工从事危重劳动罪;
2024-06-23
同理,犯罪单位的自首区别于单位内部自然人的自首亦是如此。因此,认定犯罪单位的自首,关键是看该自首行为是否出于犯罪单位的意志以及投案人是否代表犯罪单位。换言之,犯罪单位自首的成立须满足以下条件:
2024-06-22
至于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中各股东的出资比例大小,以及是否具有亲属关系,一般来说并不影响对单位的认定;二是从单位的实际活动性质看,如果单位主要从事违法犯罪活动,或者成立单位的目的就是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的,应当否定其正当的单位人格,对其实施的危害行为
2024-06-10
按照我国《刑法》相关规定,单位可以成为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犯罪主体。因此,假冒注册商标可能是单位犯罪。第二百二十条 单位犯本节第二百一十三条至第二百一十九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本节各该条的规定处罚
2024-06-05
对单位犯罪的立案,必须同时具备下列两个条件:一是有犯罪事实存在,二是这种犯罪事实依法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单位犯罪与自然人犯罪一样,要追究其刑事责任,首先要有犯罪事实,就是存在体现该单位意志的危害社会的行为,这是刑事案件的基础。如果没有犯罪事实存在,便无
2024-06-04
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私有制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宪法地位是相同的,在其合法权益应受到法律的平等保护的同时,实施犯罪也应受到刑法的同等处罚。无论何种形式的私有制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实施犯罪行
2024-06-03
犯罪集团的构成条件及特点。犯罪集团至少由三人组成,具有固定的组织形式和犯罪目的性。成员基于共同犯罪目的而结合,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和危险性严重,是刑法打击的重点。文章还强调了刑法对犯罪集团首要分子的定义,以及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重要性,并鼓励进行法律咨询。
单位犯罪的界定和特征,以及相关的法律责任。单位犯罪的主体可以是公司、企业等组织,具有法定性、整体意志和整体利益的特征。对于单位犯罪,单位需承担刑事责任,通常会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
犯罪主体的定义及分类,包括自然人主体和单位主体。自然人主体需具备刑事责任年龄和刑事责任能力,某些犯罪还要求有特殊身份。刑事责任年龄分为不同阶段的责任划分,体现了对青少年犯罪以教育为主的精神。单位主体则是实施危害社会行为并依法应负刑事责任的组织机构。
成立公司是否构成单位犯罪的问题。文章指出,如果公司依法成立且犯罪行为符合法律规定的单位犯罪,则构成单位犯罪。但如果公司是为了实施违法犯罪行为而设立或将其犯罪行为作为核心业务活动之一,应认定为个人犯罪。此外,尚未成立公司的股份协议在设立过程中仍然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