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诉讼法法律知识

行政诉讼法法律知识

  • 优先权的含义及产生是什么

    优先权是法律上基于特殊政策性考虑而赋予某些特种债权或其他权利的一种特殊效力,以保障该项权利能够较之普通债权而优先实现。优先权并非单独存在的一类权利,而仅是对某些权利的法律效力的加强,其性质仍未完全脱离其所强化的权利本身的性质。鉴于优先权既不同于普通债

    2024-04-06

  • 行政诉讼代理人的分类和职责

    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行政诉讼的代理人可以分为法定代理人和委托代理人两种。法定代理人是根据法律规定代替无诉讼能力公民进行诉讼活动的人,其代理权和权限必须基于法律明

    2024-04-06

  • 对违法行政行为的救济方式是什么

    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第三十九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三个月内提出。第四十五条人民法院公开审理行政案件,但涉及国家秘密

    2024-04-06

  • 行政不作为的特点

    行政不作为不等同于不履行法定职责,两者无论从外延或内涵上都有很大的区别。不履行法定职责是指行政主体富有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以及规章规定的职责,有能力履行而明示拒绝履行或不予答复的行为,实际上行政诉讼法所规定的仅仅是不履行法定

    2024-04-06

  • 我国宪法规定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我国法律法规分为六级,从高到低依次为根本法律、基本法律、普通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宪法规定了我国的根本制度,包括国家性质、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选举制度等。宪法还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国策,如改革开放、一国两制、计划生育、环境保护和土地利用等。公

    2024-04-06

  • 行政不作为举报信模式

    行政不作为是指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有积极实施行政行为的职责和义务,应当履行而未履行或拖延履行其法定职责的状态。行政不作为违法以行政主体没有履行法定作为义务为必要条件。行政不作为可以构成行政侵权,并应当承担行政侵权责任。行政不作为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应当

    2024-04-05

  • 探究证据的法定种类

    证据的法定种类包括行政诉讼证据、刑事诉讼证据和民事诉讼证据。行政诉讼证据包括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鉴定结论、勘验笔录和现场笔录。刑事诉讼证据

    2024-04-04

  • 行政不作为起诉时效

    行政诉讼时效是当事人能够向人民法院对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行政诉讼的有效期限,超过了这一期限,则当事人丧失了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行诉法第39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三个月内提出。法定诉

    2024-04-03

  • 浅析,截留本单位利润款的贪污行为与收受回扣的受贿行为的区分

    一般而言,通过犯罪对象,可以对贪污与受贿作出清楚的界定。因此,对行为人利用职务便利,将本应归本单位所有的财产据为己有的行为,依法认定为贪污罪。

    2024-04-02

  • 什么是抽象行政行为抽象行政行为有哪些

    抽象行政行为是行政机关制定适用于不特定人和事的规范性文件的行为。抽象行政行为包括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行为,以及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提起的行政诉讼,包括对不服行政

    2024-04-01

  • 我国刑事证据合法性的规定和保障措施

    大陆法系国家和英美法系国家在证据合法性特征上存在差异。英美法系国家通过限制证据范围来保证陪审员的公正,而大陆法系国家则没有对证据能力进行限制。证据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

    2024-03-31

  • 行政诉讼的渊源

    行政诉讼法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行政诉讼法是指由国家立法机关依据立法程序制定的具有专门、完整法律形式的行政诉讼法典。广义的行政诉讼法是指凡是在内容上属于规定行政诉讼问题的法律规范,无论形式如何均属于行政诉讼法的范围。中国广义行政诉讼法的渊源主

    2024-03-31

  • 行政机关拒绝履行判决的处理办法内容

    履行判决是对行政机关不作为行为所作的判决。它主要适用于《行政诉讼法》第11条第1款第4、5、6项规定的三类案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 符合法定条件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和执照,行政机关拒绝颁发或者不予答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

    2024-03-30

  • 行政诉讼怎么确定被告

    复议机关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以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为被告;复议机关在法定期间内不作复议决定,当事人对原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诉讼的,应当以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为被告;行政机关在没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情况下,“授权”其内设机构、派出机

    2024-03-30

  • 怎样确认行政主体

    第二十五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第二十六条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为二人以上,因同一具体行政行为发生的行政案件,或者因同样的具体行政行为发生的行政案件、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合并审理的,为共同诉讼。第二

    2024-03-30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证据交换的时间安排

    我国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证据交换的时间安排。证据交换时间通常在答辩期届满后、开庭审理前,可由当事人协商、人民法院指定或延期举证。在行政诉讼中,被告需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10日内提供证据。证据交换时间的灵活性允许人民法院根据案情和证据数量组织当事人在

  • 行政不作为的定义与特点

    行政不作为的定义与特点,包括行政不作为与行政不履行法定职责的区别。行政不作为是行政主体未履行或拖延履行法定职责的状态,是一种违法行为。行政不作为与行政不履行法定职责在含义性质构成等方面存在差异,必须准确界定并区别对待。行政不作为是一种消极的行为方式,

  • 行政法基本原则的两种来源

    行政法基本原则的两种来源,包括国家立法性和政策性文件的规定以及行政法学理论的阐述。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关于行政法诉讼的相关规定,包括复议和起诉的程序、条件和法律规定等。这些来源和相关法律知识的阐述对于公民了解和参与行政诉讼

  • 公安机关查找疑似被侵害失踪人员信息工作规定

    公安机关处理疑似被侵害失踪人员的相关规定。公安机关在接到报案后应立即登记受理并展开查找工作。同时,详细描述了疑似被侵害失踪人员的定义,并强调了依法惩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的重要性。对于符合特定情况的人口失踪事件,个人可以报警,公安机关将以刑事案件立案并展

  • 宪法修改的提案主体及历史发展
  • 案情
  • 行政诉讼的一般地域管辖及其特殊性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