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竞争法 >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 > 反不正当竞争法法规 > 抚顺市反不正当竞争条例

抚顺市反不正当竞争条例

时间:2024-06-03 浏览:2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71380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为了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鼓励公平交易,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以下简称《反不正当竞争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适用范围

凡在本行政区域内从事商品经营或者营利性服务(以下所称商品包括服务)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以下简称经营者)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 不正当竞争的定义

本条例所称的不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在交易中违反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和公认的商业道德,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排挤竞争对手,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

第四条 监督检查职责

市、县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监督检查;法律、法规规定由其他部门监督检查的,依照其规定。

第五条 监督和举报

市、县(区)人民政府鼓励、支持和保护一切组织和个人利用投诉或者大众传播媒介等手段,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监督和举报。监督检查部门应当为举报人保密,并可以根据有关规定给予奖励。

第二章 不正当竞争行为

第六条 假冒注册商标行为

经营者不得有下列假冒注册商标行为:(一)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二)销售明知或者应知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商品;(三)伪造、擅自制造他人的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

第七条 仿冒、伪造他人商品行为

经营者不得有下列仿冒、伪造他人商品名称、包装、装潢、标识、标志的行为:(一)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或者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二)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者姓名以及表示其名称、姓名的标志、图形、文字、代号和其他标识;(三)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专利标志、许可证等;(四)伪造商品产地、加工地和制造地。

第八条 虚假宣传行为

经营者不得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质量、价格、性能、用途、规格、等级、成分、有效期限、产地、制造者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本条所称其他方法是:(一)指使或者雇佣他人进行欺骗性的销售诱导;(二)作引人误解的虚假演示和说明;(三)散发、张贴、邮寄、传送引人误解的产品说明书或者其他宣传材料;(四)在经营场所内外作引人误解的文字标注、说明或者解释;(五)利用大众传播媒介作引人误解的或者虚假的宣传报道。广告的经营者不得在明知或者应知的情况下,代理、设计、制作、发布虚假广告。

第九条 有奖销售行为

经营者不得从事下列有奖销售:(一)谎称有奖或者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二)弄虚作假,故意不让购买者中奖或者不中最高奖;(三)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金或者其他奖励方式最高奖的价值折算超过五千元;(四)最高奖金或者其他奖励方式最高奖的价值折算超过五千元的促销活动;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公平、公正评标原则

    评标过程中应遵循的公平、公正原则,以及依法评标、严格按照招标文件评标的要求。同时提到了合理、科学、择优评标的理念,对未提供证明资料的评审原则以及对有利于投标人的评审的把握。文章还强调了反不正当竞争的重要性,以及在评审出现分歧时采用记名表决的方式和保密

  • 如何举报微商虚假宣传行为

    如何举报微商虚假宣传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举报涉嫌虚假宣传的微商。虚假宣传行为包括夸大产品性能、对原材料标示含糊、使用无效许可证、宣称是某品牌的更新换代产品、打着出口转内销等旗号。公民可以通过收集证据、选择投

  • 山东省反不正当竞争办法

    山东省反不正当竞争办法,旨在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规定了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定义和监督检查机制,明确了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权举报不正当竞争行为,并对举报人保密和奖励。同时,规定了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

  • 消费者保护在竞争法立法目的中的体现

    竞争法的利益保护中心的历史变迁及其理论基础。现代竞争法起源于法国判例法,涉及反不正当竞争。随着时间推移,一些国家将消费者利益置于中心位置,竞争法的目的逐渐转变为以消费者保护为终极目标。这是因为消费者立法与竞争法的融合趋势日益明显,立法者意识到消费者承

  • 专利纠纷案件的管辖
  • 反垄断法中知识产权滥用的条款
  • 侵犯商标权和不正当竞争的区别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