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竞争法 >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 > 反不正当竞争法法规 > 云南省反不正当竞争条例

云南省反不正当竞争条例

时间:2024-11-28 浏览:2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71385

关于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规定

第一条 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为了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鼓励和保护公平竞争,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适用范围

本条例适用于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商品经营或者营利性服务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

第三条 不正当竞争的定义

本条例所称不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和本条例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

第四条 监督检查机关

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是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监督检查机关。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五条 禁止虚假表示

禁止经营者在商品或者包装、装潢上采用下列手段,作引入误解的虚假表示:

(一)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或者使用已经被取消的质量标志;

(二)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企业名称、商品产地及其文字、图形、符号;

(三)伪造或者冒用许可证、许可证标记及其编号、质量检验合格证、准产证号或者监制、研制单位名称;

(四)对商品规格、等级、数量、成份及其含量作虚假标注的;

(五)对生产日期、安全使用日期和失效期、有效期作虚假或者模糊标注的。

第六条 禁止擅自使用他人商标

禁止经营者擅自使用他人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和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相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

第七条 禁止虚假宣传

禁止经营者利用广告和下列方法,对商业信誉或者商品质量、制作成份、性能、用途、生产者、产地、来源、有效期、价格、售后服务等方面作引入误解的虚假宣传:

(一)利用大众传播媒体作虚假的宣传报道;

(二)对商品作虚假的现场演示或者说明;

(三)在经营场所对商品作虚假的文字标注、说明或者解释;

(四)张贴、散发、邮寄虚假的商品说明书和其他宣传材料;

(五)指使或者雇请他人冒充消费者作诱导。

第八条 禁止擅自以特约经销等名义从事经营活动

禁止经营者擅自以特约经销、指定经销、总代理、特约维修、专卖或者其他类似名义从事经营活动。

第九条 禁止以低于成本价格销售商品

禁止经营者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但销售鲜活商品、处理有效期限即将到期的商品或者其他积压的商品、季节性降价、因清偿债务、转产、歇业降价销售商品、处理外观受损,但使用价值尚未改变的商品的情形除外。

第十条 禁止限制竞争行为

禁止供水、供电、供气、邮政、电讯、交通运输等公用企业或者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实施限定竞争行为,即限定用户、消费者只能购买和使用其附带提供的相关商品,而不得购买和使用其他经营者提供的同等质量标准的同类商品。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工商部门对虚假宣传的处罚措施

    工商部门对虚假宣传的处罚措施及相关法律依据。根据情节轻重和后果严重程度,工商部门可采取罚款和吊销营业执照等措施。法律依据包括《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广告法》等,规定了对虚假宣传行为的处罚标准和相关责任。同时,也涉及了消费者对虚假宣传的维权方式和连带责任

  • 如何举报微商虚假宣传行为

    如何举报微商虚假宣传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举报涉嫌虚假宣传的微商。虚假宣传行为包括夸大产品性能、对原材料标示含糊、使用无效许可证、宣称是某品牌的更新换代产品、打着出口转内销等旗号。公民可以通过收集证据、选择投

  • 消费者保护在竞争法立法目的中的体现

    竞争法的利益保护中心的历史变迁及其理论基础。现代竞争法起源于法国判例法,涉及反不正当竞争。随着时间推移,一些国家将消费者利益置于中心位置,竞争法的目的逐渐转变为以消费者保护为终极目标。这是因为消费者立法与竞争法的融合趋势日益明显,立法者意识到消费者承

  • 反垄断法中知识产权滥用的条款

    外资企业对反垄断法中知识产权滥用条款的关注和担忧。文章指出,外资企业在中国拥有明显的知识产权优势,可能因此受到反垄断法的关注。但反垄断法并非针对外资企业或其知识产权垄断地位,而是旨在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企业行使知识产权的行为只要不妨碍竞争,就不会

  • 侵犯商标权和不正当竞争的区别
  • 什么是保密协议
  • 反不正当竞争法拟修改,“傍名牌“最高可罚百万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