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经济赔偿金
时间:2024-12-23 浏览:2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违法解除、终止劳动合同赔偿金是指在劳动合同履行的过程中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支付给劳动者的一定数额的金钱。为了维护处于弱势地位的劳动者的权益,《劳动合同法》赋予了劳动者在一定条件下请求经济赔偿金的权利。与经济补偿金不同,经济赔偿金具有惩罚性,是一种惩罚性赔偿。详情看手心律师小编收集下文。
违法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经济赔偿金
依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87条的规定,如果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应支付的赔偿金相当于补偿金的两倍。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是劳动者请求赔偿金的前提。然而,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9条和第40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在一定条件下有权解除合同,这导致了实践中许多用人单位滥用合同解除权。一旦劳动者发现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他们有权要求支付经济赔偿金。如果对经济赔偿金的数额有异议,劳动者有权提起劳动争议仲裁或向法院提起诉讼,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办理项目的重点注意事项
要求用人单位出具解除劳动合同的依据并保留
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出具解除劳动合同的依据并保留作为证据。同时,应查明该依据是否符合《劳动合同法》第39条的情形之一,或者满足第40条的规定。
适用赔偿金条款时需注意的事项
劳动者请求经济赔偿金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用人单位只有在劳动者具备《劳动合同法》第36条、第39条规定的情形之一或符合第40条的规定条件下,才具有解除合同的权利,同时不得存在第42条规定的情形。2. 经济赔偿金应按照《劳动合同法》第47条经济补偿金标准的两倍进行计算。3. 用人单位应提供充分的证据来支持其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理由。如果无法提供充分证据,应视为解除或终止合同的行为不当,属于违法解除,应支付赔偿金。
救济措施
劳动者可以直接要求用人单位依法支付经济赔偿金。如果用人单位拒绝支付或对赔偿金数额有异议,劳动者可以采取以下救济措施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向劳动行政部门检举、投诉;- 提起劳动争议仲裁;- 对仲裁结果不服时,向法院提起诉讼。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终止劳动合同的手续及要求
《劳动合同法》关于终止劳动合同的手续和要求。用人单位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需办理多项手续,如提供证明、办理档案社保转移等。同时,劳动合同可以在合同期满、劳动者享受基本养老保险等情形下终止。
-
公司解雇劳动者是否应支付工资和补偿金
公司解雇劳动者时工资和补偿金的支付问题。违法解雇需支付赔偿金,合法解雇按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金,如符合规定还需支付代通知金。无补偿合法解除则无需支付补偿或赔偿。解雇后的工资计算依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需提前通知并支付经济补偿金
-
合同到期公司未续签是否视为续签
劳动合同到期后未续签的情况下是否视为续签的问题。根据劳动部的相关规定,因用人单位原因未办理终止或续订手续而形成事实劳动关系的,应视为续签。同时,文章还涉及了劳动合同续订、终止以及不续签时的经济补偿问题,详细说明了不同情况下的补偿标准和计算方法。
-
劳动合同解除协议
甲方与乙方之间的劳动合同解除协议。双方同意于指定日期解除劳动合同,乙方需办理交接手续并保证离职后遵守保密约定。甲方将支付补偿金,乙方需继续履行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其他义务。违反协议约定将支付违约金。本协议于双方签字或盖章之日起生效。
-
工程劳务合同家属终止有效性问题
-
经济补偿金与赔偿金的适用情形
-
劳动合同终止的法定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