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除非单位有法定理由或者用人单位与工人双方协商一致,单位才能对工人实施调岗调工资。
如果单位没有法定理由就强行调岗调工资,工人可以选择申请劳动争议仲裁,要求恢复原岗位和原工资。
如果单位在工人调岗后拒不安排岗位或停发薪水,工人可以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8条的规定,以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劳动条件、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为由解除劳动合同。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6条的规定,工人在这种情况下辞职,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金的标准是,按照工人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如果工人在本单位工作6个月以上但不满一年,按一年计算;如果工人在本单位工作不满6个月,支付半个月工资。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的规定,以下情形之一发生时,用人单位可以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变更的相关法律规定。在劳动合同签订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关系转变为隶属关系,劳动法对劳动合同的变更提出了严格要求。调整岗位作为合同变更的重要内容,必须满足双方协商一致和采取书面形式两个基本前提。员工在特定情况下有权依法解除劳动关系并争取经济补
《劳动法》关于岗位变更的法律依据。当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时,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协商调整工作岗位。如协商无果,公司有权解除劳动合同并提前三十日书面通知劳动者。对于调岗时的薪酬调整,需双方协商一致。劳动者不
哺乳期内调岗的合法性问题。用人单位在调岗时需与员工商量并得到同意,遵守《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而降低工资、辞退或解除合同。女职工不同意调岗时,应继续执行原岗位。调岗需符合生产经营需要、工资水平相当、无侮辱性和惩罚性,不
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情况下,劳动者应如何采取解除合同流程及补偿方式的问题。劳动者在遭遇拖欠工资时,可投诉劳动行政监察部门、申请劳动仲裁或提起诉讼。解除劳动合同的补偿方式包括协商解除、因病或非因工负伤解除、变更劳动合同无法履行或用人单位面临困难解除等,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