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法律法规的规定,拖欠工资是违法行为。根据《劳动法》,用人单位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这意味着用人单位应当在每个自然月结束的30天内结算工资,超过30天即构成拖欠工资的行为。
然而,如果用人单位因为生产经营困难,资金周转受到影响,暂时无法按时支付工资,可以经与本单位工会协商一致,在一个月内延期支付劳动者工资。延期支付工资的时间应告知全体劳动者,并报主管部门备案,无主管部门的报市或区、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备案。
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当老板不发工资时,劳动者可以报警,但多数情况下报警并不一定有效。
最简单的方法是电话投诉到当地劳动执法监察大队,他们会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依法对用人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并责令其支付拖欠的工资。
劳动者还可以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的规定,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另外,劳动者可以直接到当地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劳动仲裁,通过劳动仲裁下达的裁决书向单位索赔,如果单位仍不赔偿,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在索取工资的同时,劳动者还可以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的规定,要求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非全日制用工在法定节假日加班时的加班费问题。用人单位应按照劳动者标准工资的300%支付工资。非全日制用工工资标准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协商确定,不得低于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加班费不计入最低工资,用人单位将加班费计入工资以达到最低工资标准是违法行为。
劳动者自动离职的赔偿责任,包括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和损失赔偿的问题。劳动者自动离职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赔偿损失。用人单位需承担证明损失的责任,可扣除工资。劳动者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维权。未签劳动合同不需缴纳违约金,但有服务期约定和保密事
试用期完离职扣一半工资的合法性问题,明确指出这一行为违法劳动法规。同时详细解释了试用期主动离职的工资支付问题以及劳动者要求支付工资的途径。劳动者可以通过投诉、申请劳动仲裁或起诉等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公司入职未签订劳动合同情况下辞职后工资被扣的处理方法。首先介绍了建立劳动关系和发放工资的基本规定,然后给出了几种解决途径,包括与老板协商、申请劳动仲裁、向法院起诉和向劳动监察机构投诉等。同时,提到了处理此类问题时需要注意的时效和证据问题。另外,简要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