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的规定,我国目前主要有三个机构来处理劳动争议:
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是一个群众组织,负责调解本企业内的劳动争议。该委员会由职工、企业行政代表和企业工会委员会代表组成。职工代表由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选举产生,企业行政代表由企业行政方面指定,工会代表由企业工会委员会指定。调解委员会的主任由委员会成员选举产生,其办事机构设在企业工会。如果企业没有建立工会组织,调解委员会的设立及其组成由职工代表和企业代表协商决定。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并不是解决劳动争议的必要程序。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是一个专门处理劳动争议的机构。县、市、市辖区设立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处理本行政区域的劳动争议。设区的市、市辖区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劳动争议案件的范围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规定。各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由劳动行政主管部门的代表、工会代表和政府指定的经济综合管理部门的代表组成,主任由劳动行政部门的负责人担任。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必要程序。
人民法院是我国的审判机关,也负责处理劳动争议。如果劳动争议当事人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裁决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会受理符合立案条件的案件。
综上所述,由于劳动争议的情况常常复杂,因此在处理不同的劳动争议时,应合理考虑通过哪种机构来有效解决问题,以避免问题难以解决的尴尬局面。如有其他疑问,欢迎在线咨询。
失业保险关系属地原则下,各级就业服务机构办理解聘备案手续的规定和流程。包括青岛市、五市三区就业服务中心以及省就业办的受理范围。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劳动争议仲裁的程序、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诉讼处理方式以及集体合同争议的解决方法。
我国劳动纠纷调解的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在发生劳动纠纷时,可以选择人民调解委员会和劳动调解仲裁机构进行调解。调解机构包括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基层人民调解组织等。调解员应当具备公道正派、联系群众等条件,并且年满十八周岁。通过这些法律规定,促进劳动纠纷
申请劳动仲裁时需要注意的要点,包括申诉书的撰写内容、申诉期限、向有管辖权的仲裁机构提出申请以及履行调解书或裁决书确定的义务。同时,文章还列举了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的争议类型,包括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的各类争议、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的争议等。
劳动争议的受理问题。劳动争议的受理与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及争议是否属于劳动争议范围相关,即使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形式缺陷,劳动争议处理机构仍应受理。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组成包括劳动行政、工会和经济综合管理部门的代表,负责调解或裁决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自愿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