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劳动仲裁流程是怎样的
时间:2024-01-30 浏览: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重要的手段,当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的时候,如果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一致的,劳动者就可以到劳动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那么申请劳动仲裁流程是怎样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
申请劳动仲裁的程序
一、提交申请书
当事人申请劳动仲裁时,应当书面提交仲裁申请书,并按照被申请人的数量提交副本。申请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 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 仲裁请求和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
- 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的姓名和住所;
- 申请仲裁的日期。
二、仲裁受理
仲裁委员会应当在收到仲裁申请书后的五日内作出受理或不予受理的决定。如果仲裁委员会决定受理申请,应当在决定作出后的五日内将申请书副本送达给被申请人。如果决定不予受理,应当说明理由。
三、开庭审理
仲裁庭应当在开庭前五日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开庭的日期和地点。如果没有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对申请人将按照撤诉处理,对被申请人可以做出缺席裁决。
四、仲裁调解
仲裁庭在处理劳动争议时应当先行调解,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促使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如果调解达成协议,仲裁庭应当根据协议内容制作调解书,调解书自送达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如果调解未达成协议,仲裁庭应当及时作出裁决。
劳动仲裁申请书的格式
- 申请人和被申请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身份证号码、工作单位、单位地址、家庭地址、电话等。
- 申请事项,即要主张的权益,如支付拖欠工资、支付经济补偿金、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等。
- 事实和理由,应当详细叙述双方发生劳动争议的时间、地点、原因、事件、方式、手段和后果等,特别是要客观清楚地交代引发劳动争议的关键事实。还应包括入职时间、工作内容和约定工资等必要信息。
- 结束语和呈文对象,如“特向贵委提出申请,请求依法裁决”、“此致×××县(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等。
- 落款,即申请人姓名、日期,并手写签名和盖上手印。
劳动仲裁申请书书写注意事项
- 为避免遗漏或表述不清影响胜诉,建议请专业人士代书。
- 如果劳动关系是劳务派遣性质,当劳动者申请仲裁时,应注意被申请人应包括派遣单位和实际提供劳动的法人两个主体。如果实际提供劳务的主体是个人,则只列派遣单位为被申请人。
- 劳动仲裁时效为一年,请注意在时效内提出申请。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劳务关系中劳动者受伤的赔偿问题
劳务关系中劳动者受伤的赔偿问题。根据不同的案由,分为工伤事故损害赔偿纠纷和雇员受害赔偿纠纷。劳务关系相比劳动关系更加灵活,双方基于雇佣合同,人身依附性较低。在劳务关系中,劳动者受伤可按普通侵权造成人身损害赔偿的标准赔偿,并可直接起诉,不需经过劳动仲裁
-
一裁终局劳动者不服怎么办
劳动者对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不服时的应对策略。劳动者在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赔偿金等争议中,或对执行劳动标准引发的争议不服时,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用人单位可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三十日内申请撤销裁决。仲裁裁决被撤销后,当事人可再次提起诉
-
劳动仲裁时效期间及中断、终止规定
劳动仲裁时效期间的相关内容,包括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一年时效期间以及中断和终止的相关规定。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内的特殊规定和申请劳动仲裁所需的材料也有详细说明。申请劳动仲裁需要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如身份证明、劳动关系证明等。
-
劳动监察与劳动仲裁的权力与职责
劳动监察与劳动仲裁的权力与职责,以及劳动行政处罚的特点和种类。劳动监察具有强制调查权和一定的处罚权,主要职责是监督检查劳动关系主体是否遵守劳动法律。劳动仲裁机构主要对劳动争议进行调解和裁决。劳动行政处罚是劳动行政的重要内容,只能由劳动监督检查机关行使
-
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
-
劳动仲裁时效规定的概述
-
农民工工伤鉴定程序流程应该是如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