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责底薪是否合法,需要根据用人单位支付的工资是否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来确定。
有责底薪是相对于无责底薪而言的。无责底薪是指底薪部分固定,与出勤有关,不需要劳动者达成特定任务才能获得。而有责底薪一般设定了一定条件,例如达到一定销售业绩,劳动者才能获得底薪。简而言之,无责底薪是不需要达到一定销售业绩的,而有责底薪则要求劳动者达到一定销售业绩才能获得。
根据《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56条规定:“在劳动合同中,双方当事人约定的劳动者在未完成劳动定额或承包任务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条款不具有法律效力。”即使约定劳动者没有完成业绩,用人单位不发放底薪也是不具有法律效力的,至少应保证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
因此,判断有责底薪是否合法的标准在于劳动者在正常工作时间内实际获得的工资是否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如果劳动者获得的工资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则有责底薪的支付方式是合法的。如果劳动者获得的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则有责底薪的支付方式是不合法的,用人单位需要补足差额。
公司被收购后员工的补偿权益问题。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公司被收购后员工的劳动合同不受影响,不需要支付补偿。但如果涉及裁员,员工有权要求经济赔偿金,赔偿标准按工作年限计算。若新公司要求重新计算工龄并终止劳动合同,员工可要求相应经济补偿。整体而言,公
公司解雇劳动者时工资和补偿金的支付问题。违法解雇需支付赔偿金,合法解雇按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金,如符合规定还需支付代通知金。无补偿合法解除则无需支付补偿或赔偿。解雇后的工资计算依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需提前通知并支付经济补偿金
劳动者投诉用人单位侵权是否需要交钱的问题。根据《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向劳动局投诉用人单位时不需要交纳任何费用,劳动管理部门有义务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用人单位存在克扣工资、拖欠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工资或未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等情况时,劳动者可以向
试用期辞职后工资拖欠的问题以及试用期工资待遇的问题。根据劳动法规定,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调解、劳动仲裁等方式解决争议,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法定最低标准,并体现同工同酬原则,用人单位必须为试用期员工缴纳社会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