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责底薪是否合法,需要根据用人单位支付的工资是否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来确定。
有责底薪是相对于无责底薪而言的。无责底薪是指底薪部分固定,与出勤有关,不需要劳动者达成特定任务才能获得。而有责底薪一般设定了一定条件,例如达到一定销售业绩,劳动者才能获得底薪。简而言之,无责底薪是不需要达到一定销售业绩的,而有责底薪则要求劳动者达到一定销售业绩才能获得。
根据《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56条规定:“在劳动合同中,双方当事人约定的劳动者在未完成劳动定额或承包任务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条款不具有法律效力。”即使约定劳动者没有完成业绩,用人单位不发放底薪也是不具有法律效力的,至少应保证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
因此,判断有责底薪是否合法的标准在于劳动者在正常工作时间内实际获得的工资是否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如果劳动者获得的工资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则有责底薪的支付方式是合法的。如果劳动者获得的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则有责底薪的支付方式是不合法的,用人单位需要补足差额。
计件工资制度的概念及具体操作方式。该制度根据完成的工作数量支付报酬,包括超额累进计件、直接无限计件等多种形式。对于是否包含加班费,文章指出,按照标准工时制度计发工资的通常采用计时工资制度。对于实行计件工资制度的企业,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计算需根据
工资总额、职工薪酬、工资、薪金总额和工资、薪金所得五个概念的区别。这些概念在概念范畴、法规依据、使用范围以及适用主体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工资总额指单位支付给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职工薪酬则包括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各种形式的报酬或补偿。工资、薪金总额和
离职后工资拖欠的问题。公司暂缓发放工资并不构成违法,但必须在一定时间内支付。扣工资的行为违法。劳动合同中的违约金条款需符合法律规定,劳动者只有在特定情况下才需承担违约金。劳动者有权提前解除劳动合同,并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用人单位不得随意约定劳动者承担违
员工长期请病假是否可以辞退以及是否合法的问题。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但超过医疗期且不能从事原工作或另行安排的工作,用人单位可解除劳动合同,但需提前通知或支付额外工资。此外,辞退临时工需谨慎处理,需明确原因、坦诚沟通、规范办理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