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如果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或者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劳动者有权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用人单位赔偿。
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要求用人单位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如果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用人单位还应支付差额部分。如果用人单位逾期不支付,劳动行政部门将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的50%至100%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当出现工资拖欠情况时,建议劳动者及时到劳动监察部门备案举报。劳动监察部门接受匿名举报,以减少打击报复的风险。
根据《劳动法》第五十条的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工资、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支付经济补偿的,劳动行政部门将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并要求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的50%至100%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计件工资制度的概念及具体操作方式。该制度根据完成的工作数量支付报酬,包括超额累进计件、直接无限计件等多种形式。对于是否包含加班费,文章指出,按照标准工时制度计发工资的通常采用计时工资制度。对于实行计件工资制度的企业,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计算需根据
工资总额、职工薪酬、工资、薪金总额和工资、薪金所得五个概念的区别。这些概念在概念范畴、法规依据、使用范围以及适用主体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工资总额指单位支付给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职工薪酬则包括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各种形式的报酬或补偿。工资、薪金总额和
根据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企业不可以强制员工停薪休假,工资应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如果企业以休假为由强制停薪克扣劳动者的工资,这属于违法行为。劳动者可以向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根据法律依据,《劳动法》第五十
一、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解决方法包括:与用人单位协商,无法解决时可以向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也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或通过诉讼途径解决。在采取解决措施时,应避免使用过激行为和暴力手段,而是依靠法律途径解决问题。二、对于用人单位克扣或无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