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林某,为某机关公务员。一日,他告知单位,其右手肘部在工作时不慎摔伤,请单位向劳动部门提出工伤认定。后单位向相关人员了解到,林某虽然酒量不好,但平时喜欢小饮一口,中午和外地来的同学一起在酒店喝了一小瓶白酒,刚上班办理一笔业务,不小心就摔了一跟斗,将右手肘部摔伤。摔伤当日下午,单位便请林某配合到医院治疗,同时抽取其血液检测,其酒精含量每毫升达到116毫克,仍属于醉酒状态,第二天单位负责人依据酒精检测结果告诉林某,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他因醉酒而摔伤,不能被认定为工伤。随后,林某有异议便以本人的名义申请工伤认定,当地人社部门认定为非工伤,林某对此不服提起行政诉讼,最后法院判决林某败诉,支持了当地人社部门非工伤的认定。
【评析】
本案争议焦点:林某处于醉酒状态时履行公职意外受伤是否属于工伤?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职工符合本条例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的规定,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一)故意犯罪的;(二)醉酒或者吸毒的;(三)自残或者自杀的。”的规定,本案确实不能认定为工伤。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虽有上述规定,但对认定“故意犯罪的”、“醉酒或者吸毒的”、“自残或者自杀的”的依据未作出明确规定,在实践中难免会引起争议。为此,《规定》对认定这三种情形的依据作了解释,其中“醉酒或者吸毒”、“自残或者自杀”必须有有权机构出具的认定书、结论性意见(通常是行政拘留决定书或者司法鉴定之类的文书)、法院判决书,而是否构成“故意犯罪”则应以刑事侦查机关、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的生效法律文书或者结论性意见为依据,比如法院存在“故意犯罪”的刑事判决认定,或者公安机关、检察院在撤销案件决定书、不起诉决定书等法律文书中认定存在“故意犯罪”的。
案例中,某机关单位根据医院酒精检测结果主张林某在工作期间脚部扭伤是因醉酒所致,但如果无法提供有权机构出具的林某醉酒的认定书或结论性意见,则林某在工作期间受伤就会被认定为工伤。
如何申请工伤认定,特别是在骨折三个月后的情况。用人单位应在事故发生后30天内申报,否则劳动者及其工会可申请。申请时需携带劳动合同、申请书、身份证、事故情况材料等。工伤认定机关有权不受理未能提交充分资料或超过申请时效的申请。如有疑问,可提起行政复议或诉
交通事故骨折的鉴定时间问题。一般受伤后三个月内应进行伤残鉴定,该鉴定是对伤残程度进行评定的过程,包括交通事故伤残、工伤事故伤残等。鉴定由司法部门委托相应机构进行,需要提供相关病历、工伤认定决定书等材料。鉴定过程中需遵循伤情稳定的原则,并在伤者康复后进
工伤认定程序及注意事项。首先进行事实劳动关系认定,如发生争议可仲裁。在认定为劳动关系且劳动者无过错、工伤发生一年内,进行工伤认定。区分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无资质企业无法认定工伤,损害劳动者权益。如用人单位不认定,可向上级人社部门申请复核并鉴定。工伤申
职工在发生事故伤害或职业病后的工伤认定申请流程。用人单位需在事故发生后30天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若未按规定申请,职工或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可直接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申请时需提交工伤认定申请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和医疗诊断证明或职业病诊断证明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