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受伤害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向医保科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医保科将提供《工伤认定申请表》并以书面形式告知申请须知。
审核申请人提供的材料是否完整,是否符合受理条件。若材料不完整,将当场或在15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一次性告知。
若提供的材料完整,属于本局行政部门管辖范围且在受理时效内,将受理申请,并告知受理不受理。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根据需要对提供的证据进行调查核实,并在受理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
在工伤认定决定作出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将工伤认定决定送达工伤认定申请人(受伤害职工和用人单位)。
当事人、用人单位对工伤认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
当事人、用人单位对行政复议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工伤认定申请时效为1年。即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一年内申请有效。
用人单位为本行政区域内的各类企业,即市区内市属以上企业。
职工必须是合法的劳动者。即男性年龄在16周岁以上至60周岁以下,女性年龄在16周岁以上至55周岁以下的劳动者(不包括离退休人员)。
1、工伤认定申请表;
2、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3、医疗诊断证明或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4、其他相关证明材料。
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
工伤认定决定作出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送达申请人(单位)。
工伤认定期限过后的处理方式。工伤保险请求权和民事赔偿请求权是两个独立权利,工伤职工可以进行民事赔偿请求。发生工伤事故时,应首先按照《工伤保险条例》处理,无法获得赔偿时再进行民事侵权处理。如果因用人单位原因超过工伤认定申请时效,劳动者可向法院提起诉讼,
人民法院无权确认工伤的情况。依据相关规定,工伤认定的主体是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而非法院。文章还介绍了工伤保险基金实行全市统筹的层级规定以及工伤认定的具体流程和细节,包括用人单位应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申请所需的材料和流程,以及受伤害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和工会组
申请工伤认定的程序。文章详细说明了申请工伤认定的流程,包括申请登记、申请时间、提交的材料、审核、受理、调查核实、行政决定和送达等环节。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本人或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等均可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文章旨在帮助申请人了解并正确完成工伤认定程序。
农民工工伤待遇索赔程序中的难点,即劳动关系确认难、时间长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报告提出加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职权,简化工伤认定程序,将确认劳动关系的仲裁程序改为行政听证程序,以便农民工能够更快地申请工伤认定并享受工伤保险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