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17条的规定,如果用人单位未能在规定的时限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或者没有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同意延长的期限内提出申请,那么在此期间发生的符合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将由该用人单位承担。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读这一规定。
如果用人单位没有按照规定的时限或者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同意延长的期限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而工伤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提出了工伤认定申请,并且该职工被认定为工伤,那么用人单位需要支付该职工待遇的期间是从职工发生工伤之日到认定工伤之日。
在用人单位未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期间内,所有依法应支付给该职工的费用都由单位承担。这些费用既包括按规定应由用人单位支付的项目,也包括按规定应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项目。《工伤保险条例》这样规定的目的是为了促使用人单位在职工发生工伤时及时提交工伤认定申请。
劳动保障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需要同时满足以下条件:一是工伤认定申请人提供的申请材料必须完整;二是该申请属于劳动保障部门的管辖范围,并且在受理时效内。
虽然《工伤保险条例》及国家相关政策没有对不予受理工伤认定申请的情形作出专门规定,但是根据法律规定,可以归纳出以下几种情形不予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一是申请人提供的材料不完整,包括告知需补正的材料后未在受理时效内提交完整材料;二是该申请不属于某一劳动保障部门的管辖范围,对于这种情形,应告知申请人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保障部门提出申请;三是超过申请时效的。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如果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其直系亲属、该职工所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如果对复议决定不服,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如何申请工伤认定,特别是在骨折三个月后的情况。用人单位应在事故发生后30天内申报,否则劳动者及其工会可申请。申请时需携带劳动合同、申请书、身份证、事故情况材料等。工伤认定机关有权不受理未能提交充分资料或超过申请时效的申请。如有疑问,可提起行政复议或诉
交通事故骨折的鉴定时间问题。一般受伤后三个月内应进行伤残鉴定,该鉴定是对伤残程度进行评定的过程,包括交通事故伤残、工伤事故伤残等。鉴定由司法部门委托相应机构进行,需要提供相关病历、工伤认定决定书等材料。鉴定过程中需遵循伤情稳定的原则,并在伤者康复后进
工伤认定程序及注意事项。首先进行事实劳动关系认定,如发生争议可仲裁。在认定为劳动关系且劳动者无过错、工伤发生一年内,进行工伤认定。区分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无资质企业无法认定工伤,损害劳动者权益。如用人单位不认定,可向上级人社部门申请复核并鉴定。工伤申
职工在发生事故伤害或职业病后的工伤认定申请流程。用人单位需在事故发生后30天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若未按规定申请,职工或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可直接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申请时需提交工伤认定申请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和医疗诊断证明或职业病诊断证明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