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报酬是指劳动者用体力或脑力劳动所得的对价,体现了劳动者创造的社会价值。一般来说,劳动报酬包括用人单位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劳动者的各种工资(包括加班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
当用人单位故意拖欠劳动报酬时,视为拖欠劳动报酬争议。
当用人单位非故意拖欠劳动报酬时,也属于拖欠劳动报酬争议。
如果用人单位恶意拖欠劳动报酬后,劳动者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处理投诉的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但单位拒不支付,这也构成拖欠劳动报酬争议。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0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如果用人单位拖欠或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劳动者可以根据法律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此外,根据《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第三条的规定,如果用人单位克扣或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除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额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外,还需要支付相当于工资报酬百分之二十五的经济补偿金。
如果用人单位恶意拖欠劳动报酬,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并要求用人单位足额支付拖欠的劳动报酬。同时,劳动者还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恶意拖欠劳动报酬金额的25%作为经济补偿金。此外,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7条的规定,劳动者还可以主张经济补偿金。
如果用人单位非恶意拖欠劳动报酬,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足额支付拖欠的劳动报酬以及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7条规定的经济补偿金。然而,法院不支持劳动者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第三条规定的25%经济补偿金。
如果用人单位恶意拖欠工资后,劳动者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处理投诉的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但单位拒不支付,劳动者可以再次向劳动行政部门申请,要求责令用人单位支付赔偿金,赔偿金的金额为拖欠劳动报酬金额的50%至100%。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17条的规定,劳动合同应当包含以下要点:
《工会法》中关于工会诉讼权利的规定。工会被赋予维护职工劳动权益的权利,可要求企业承担责任并提请仲裁或诉讼。同时,当职工认为权益受侵犯时,工会应给予支持和帮助。工会还可通过行政诉讼或民事诉讼维护自身权益,要求返还工会经费和财产。新《工会法》为工会和劳动
女职工在怀孕期、产期和哺乳期的劳动保护法律规定。在孕期、产期和哺乳期,女职工享有一定的特殊劳动保护和待遇,用人单位不得随意解除劳动合同。对于因用人单位不当解除导致的劳动争议纠纷案件,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作出相应处理,如撤销解除决定、支付工资和劳动合同终
未签订合同协议拖欠工资的处理方法。劳动者可以通过协商、调解、申请仲裁等方式维权,仲裁时要提供相关信息和证据。试用期辞职后追讨工资的方法包括与公司协商、寻求调解、申请劳动仲裁、向有关机关投诉和提起民事诉讼。解决纠纷时,应先申请劳动仲裁,再考虑提起诉讼。
劳动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举报的有效性及相关流程。任何组织或个人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的行为都有权举报。劳动者举报时应区分举报和投诉,及时维权并选择合适的方式,提供详实信息和证据材料。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为举报人保密,并提供奖励。劳动者应注意保存相关凭证以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