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合同是根据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由用人单位与本单位职工通过集体协商签订的书面协议,涉及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职业培训、保险福利等事项。集体合同是维护劳动者权益、协调劳动关系、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工具。在我国,集体合同主要由工会或职工代表与企业或事业单位签订。以下是集体合同的特征:
集体合同的主体一方是劳动者的团体组织,如企事业工会或职工代表,另一方是企业或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
集体合同主要涉及全体劳动者的最低劳动条件、劳动标准以及全体职工的权利义务,旨在协调用人单位内部劳动关系,确立劳动者的共同利益。
集体合同是一种要式合同,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必须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进行登记、审查和备案,才能产生法律效力。
集体合同的效力高于劳动合同,适用于企事业单位、工会和全体职工。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个人劳动条件和劳动报酬标准不得低于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的规定,否则无效。
集体协商是指用人单位工会代表或职工代表与用人单位代表就劳动条件和劳动报酬标准等进行商谈,并签订集体合同的行为。集体协商和签订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应当采取以下原则:
集体协商和签订合同必须遵守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国家相关规定。
集体协商双方应相互尊重,平等协商。
集体协商双方应诚实守信,公平合作。
集体协商应兼顾双方的合法权益,确保双方的利益得到保护。
集体协商双方不得采取过激行为。
集体协商代表是指按照法定程序产生并有权代表本方利益进行集体协商的人员。协商双方的代表人数应对等,每方至少3人,并各确定1名首席代表。职工一方的协商代表由本单位工会选派或职工民主推荐,并经大多数职工同意。协商代表履行职责期间,用人单位不得调整其工作岗位。为保护集体协商代表的权益,劳动法规定了其合法权益的保护措施。
集体协商的程序包括以下步骤:
一方提出进行集体协商的要求,另一方应在20日内以书面形式回应,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协商。
进行协商前的准备工作。
召开集体协商会议,就劳动条件和劳动报酬标准等进行商谈。
协商一致时形成集体合同草案或专项集体合同草案。若协商未达成一致意见或出现未预料的问题,可中止协商,中止期限和下次协商时间、地点、内容由双方商定。
集体劳动合同对整个用人单位的全体职工具有约束力,劳动者应注意遵守。同时,集体劳动合同中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规定。
劳动安全卫生专项集体合同的订立目的和依据,以及合同的具体内容和条款。合同旨在规范企业和职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行为,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维护职工的劳动安全卫生权益,包括安全生产管理、工会参与安全生产、合同签订和履行、劳动安全卫生的主要内容以及监督和
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及分类,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教育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劳动安全卫生监察制度、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等。这些制度是为了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健康和安全,促进安全生产,明确规定了各项计划措施的完成
有价证券,适用有价证券权利实现地法律或者其他与该有价证券有最密切联系的法律。第四十条 权利质权,适用质权设立地法律。当事人没有选择的,适用履行义务最能体现该合同特征的一方当事人经常居所地法律或者其他与该合同有最密切联系的法律。第四十三条 劳动合同,适
集体合同是协调劳动关系、保护劳动者权益、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手段。集体合同,在我国具有如下特征:。集体劳动合同虽然是工会或者职工代表与用人单位签订的,但对整个用人单位的全体职工都是有约束力的。同时,集体劳动合同中的相关约定也不能违反法律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