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对于女职工在哺乳期是否有全勤奖并没有明确规定。然而,一般情况下,如果女职工在哺乳期内没有缺勤情况,通常会获得全勤奖。
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的规定:
第五条:雇主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而降低其工资、辞退、解雇或解除劳动或聘用合同。
第九条:对于哺乳未满1周岁的婴儿的女职工,雇主不得延长工作时间或安排夜班工作。雇主应当在每天的工作时间内为哺乳期的女职工安排1小时的哺乳时间。如果女职工生育多胞胎,则每多哺乳1个婴儿,每天增加1小时的哺乳时间。
第十条:如果雇主是女职工较多的单位,应根据女职工的需要,建立女职工卫生室、孕妇休息室、哺乳室等设施,以解决女职工在生理卫生和哺乳方面的困难。
对于3个月和6个月的哺乳假期,工资计算按照女职工的基本工资、职务岗位津贴和省直补贴的80%发放。这不会影响女职工的晋级、工资调整和工龄计算。
对于一年(包括法定产假)的哺乳假期,工资将按照正常发放,但职务(岗位)津贴和省直补贴将停发。同样,这不会影响女职工的晋级、工资调整和工龄计算。此外,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也不会发放。
如果是双胞胎以上的女职工,可以享受一年的产后休息期,其产假期间的工资将按照基本工资的80%发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实施若干意见》的规定,除非劳动者在医疗期、孕期、产期和哺乳期结束前违反劳动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否则雇主不得在这些期间终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期限应自动延长至医疗期、孕期、产期和哺乳期结束为止。
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的规定,雇主不得在女职工怀孕期、产期和哺乳期降低其基本工资。如果企业参加了当地劳动保障部门建立的生育保险,并按时足额缴纳生育保险费,则根据《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的规定,女职工在产假期间将获得社会保险机构发放的生育津贴,其标准是根据上一年度企业职工的月平均工资确定。
女职工在怀孕期、产期和哺乳期所享有的法律保护措施。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为三期女职工提供特殊劳动保护和待遇。用人单位不得限制女职工的生育权,违反者需承担法律责任。对于因解除与三期内女职工劳动合同引发的争议,法院应维护女职工权益,要求用人单位支
女职工怀孕后发生流产,劳动合同到期时该如何处理的问题。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在女职工孕期、产期、哺乳期不得解除劳动合同。曹小姐与公司签订了顺延协议书,但她在合同到期前流产。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调解,双方协商一致,劳动合同期限顺延至8月31日终
孕期、产期、哺乳期员工劳动合同解除的法律规定和赔偿问题。用人单位在女职工三期期间不得解除合同,否则应支付两倍经济补偿金的赔偿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各类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争议。经济补偿金的支付标准根据劳动者的工作年限和工资水平确定。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的详细内容和适用范围,包括劳动保护义务、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孕期女职工权益保护、产假和流产假、生育津贴和医疗费用以及哺乳期保护和设施建设等条款,旨在解决女职工在劳动中因生理特点造成的特殊困难,保护女职工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