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劳动法第九十一条规定,如果用人单位有以下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劳动行政部门可以采取以下处罚措施:
1. 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劳动行政部门可以责令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根据劳动法第九十四条规定,如果用人单位非法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劳动行政部门可以采取以下处罚措施:
1. 责令用人单位改正,并处以罚款。
2. 如果情节严重,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吊销其营业执照。
根据宪法、劳动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促进义务教育制度的实施,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制定本规定。
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均不得招用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以下统称使用童工)。
同时,禁止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为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介绍就业,以及禁止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开业从事个体经营活动。
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保护其身心健康,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且不得允许其被用人单位非法招用。
如果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允许其被用人单位非法招用,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以及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给予批评教育。
用人单位在招用人员时,必须核查被招用人员的身份证,对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一律不得录用。用人单位应当妥善保管录用人员的录用登记、核查材料。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监督检查本规定的执行情况。
非法招用童工的法律责任。根据劳动法规定,非法使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将面临行政、民事甚至刑事责任的追究。用人单位需承担高额罚款、整顿以及赔偿等责任。同时,文中详细说明了不同责任的具体内容和执行标准。
法律中规定的童工年龄界限,定义为未满十六周岁的用工。文章还深入分析了童工现象背后的复杂问题,包括贫困、留守儿童、失学等,以及处理童工问题的正确做法,如保留完整记录、安排身体检查、招聘负责人具备足够知识等。
未成年工与童工的区别,并强调了未成年工的合法性及保护措施。未成年工指的是年满16周岁但未满18周岁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在雇佣时需遵守特殊保护规定。未成年工需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并禁止从事对身心健康有害的劳动,如矿山井下、有毒有害等高强度的劳动。国家通过法
童工投诉的法律效力以及相关规定和措施。根据劳动法,使用童工的用人单位会受到劳动部门的处罚,童工的年龄限制是未满十六周岁。举报童工需提供证据,而违法使用童工的用人单位将受到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等处罚,严重者追究刑事责任。我国积极采取措施禁止使用童工,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