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劳动法规定,童工是指未满16周岁的少年、儿童,与单位或个人建立劳动关系从事有经济收入的劳动或个体劳动。而青少年工人是指年龄超过16周岁但不满18周岁的工人。目前全球范围内,亚太地区是童工人数最多的地区,已经超过1亿人。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童工并没有被视为一个问题。直到义务教育和儿童劳工权利得到广泛认知后,童工问题才引起了广泛争议。在工业革命之前,许多地区的儿童都像成年人一样从事各种劳动,例如农场劳作等。而在英国的工业革命之前,工厂和矿场大量使用和剥削童工,直到英国政府制定了《工厂法》等法令,才逐渐制止了对童工的剥削和使用。
童工一直被视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并引起了广泛关注。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和完善的国家社会教育体系,大多数国家都采取了相应的制度措施和处理办法来保护和确保未成年人的安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94条,用人单位非法雇佣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劳动行政部门将责令其改正,并处以罚款。情节严重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将吊销其营业执照。情节特别严重者,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进行定罪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44条,违反劳动管理法规,雇佣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从事超强度体力劳动、高空、井下作业,或在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等危险环境下工作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将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者,将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68条,非法雇佣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或者雇佣已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从事过重、有毒、有害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劳动或危险作业的,劳动保障部门将责令其改正,并处以罚款。情节严重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将吊销其营业执照。
根据国务院《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用人单位使用童工将受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处以每使用一名童工每月5000元的罚款。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还将责令用人单位限期将童工送回原居住地交给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所需的交通和食宿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如果用人单位逾期仍不将童工送交给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将按照每使用一名童工每月1万元的罚款标准处罚,并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其营业执照或由民政部门撤销其登记。
根据《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办法》,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指的是在没有营业执照或未经合法登记备案的单位,或者被吊销营业执照或撤销登记备案的单位中发生事故伤害或职业病的职工,或者由于使用童工造成的伤残和死亡的童工。这些单位必须按照办法的规定向伤残职工或死亡职工的直系亲属、伤残童工或死亡童工的直系亲属给予一次性赔偿。
一次性赔偿包括受到事故伤害或职业病的职工或童工在治疗期间的费用和一次性赔偿金。一次性赔偿金的数额应在职工或童工经劳动能力鉴定后确定,劳动能力鉴定由单位所在地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办理。劳动能力鉴定费用由伤亡职工或童工所在单位支付。
受到事故伤害或职业病的职工或童工在劳动能力鉴定之前接受治疗期间的生活费、医疗费、护理费、住院期间的伙食补助费以及交通费等费用,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由伤残职工或童工所在单位全部支付。
一次性赔偿金的支付标准如下:
如果因事故伤害或职业病导致死亡,将按赔偿基数的10倍支付一次性赔偿金。
赔偿基数是指单位所在地工伤保险统筹地区上一年度的职工年平均工资。
如果单位拒不支付一次性赔偿金,伤残职工或死亡职工的直系亲属、伤残童工或死亡童工的直系亲属可以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举报。经查证属实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将责令该单位限期改正。
如果伤残职工或死亡职工的直系亲属、伤残童工或死亡童工的直系亲属对赔偿数额与单位发生争议,将按照劳动争议处理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某高校后勤集团食堂使用童工行为的法律评析。该单位被指控使用童工,经调查确认员工为童工。法律规定禁止单位使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单位虽未恶意使用童工,但因缺乏录用登记资料和对介绍人的核实,最终被罚款一万五千元。用人单位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核查被招用
关于童工和病假的问题。明确指出了在中国,16岁不算童工,而是属于未成年工,需遵守特殊保护规定。同时,文章介绍了病假申请和病假单的填写方法,包括关键要素和注意事项。最后提醒读者遇到法律问题可寻求专业律师解答。
招聘童工的法律处罚及相关规定。企业非法雇佣未满十六岁的童工将受到罚款等处罚,而针对已满十六周岁但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工,企业可以雇佣但必须遵守特殊劳动保护规定。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如何认定童工和未成年工,以及他们在工作方面的限制。
小孩参与电影拍摄是否算作童工的问题。在法定上,小孩拍电影并不算童工,但在特定行业如文艺领域,经过批准并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权利的情况下,雇佣行为可视为合法。同时,文章还提及了饭店等场所雇佣童工的处罚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