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使用童工罚款标准的规定》第二条,以下行为适用本规定:
(一)单位或个人使用童工,包括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农户和城镇居民;
(二)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允许少年、儿童从事童工,并经过批评教育仍不改正;
(三)职业介绍机构以及其他单位或个人为未满十六周岁的少年、儿童介绍职业;
(四)单位或个人为少年、儿童提供假证明从事童工。
根据第三条,违反《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的个人将面临以下罚款标准:
(一)使用童工从事营利性生产劳动的,每使用一名童工,罚款600~1200元;
(二)使用童工从事家庭服务性劳动的,每使用一名童工,罚款300~600元;
(三)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允许少年、儿童做童工,经批评教育仍不改正的,罚款300~600元;
(四)为未满十六周岁的少年、儿童介绍职业的,每介绍一名童工,罚款600~1200元。
根据第四条,违反《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的单位将面临以下罚款标准:
(一)对单位使用童工的,根据国务院《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的规定,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具体罚款标准;
(二)职业介绍机构以及其他单位为未满十六周岁的少年、儿童介绍职业的,每介绍一名童工,罚款1500~3000元;
(三)为未满十六周岁的少年、儿童提供假证明从事童工的,罚款1500~3000元。
根据第五条,以下行为将在原罚款标准基础上加重罚款三倍:
(一)数次使用童工;
(二)长期使用或使用多名童工;
(三)数次介绍或一次介绍多名童工;
(四)数次为童工提供假证明。
根据第六条,罚款将上缴国库,并使用财政部门统一制定的罚款票据。
根据第七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部门将与同级财政部门商议制定具体罚款标准。
一般情况下,禁止企业非法使用童工。特殊情况下,如文艺、体育单位经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同意,可以招用不满16周岁的专业文艺工作者、运动员。用人单位应当保障被招用的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并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文艺、体育单位招用不满16周岁的专业文艺工作者、运动员的办法,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文化、体育行政部门制定。
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单位确需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须报经县级以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批准。其它用人单位招用未满16周岁的学徒工,无论学徒工是否获得经济收入,均应视为违反法律行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以根据国家关于禁止使用童工的有关法律规定,责令其改正,并给予行政处罚。
非法招用童工的法律责任。根据劳动法规定,非法使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将面临行政、民事甚至刑事责任的追究。用人单位需承担高额罚款、整顿以及赔偿等责任。同时,文中详细说明了不同责任的具体内容和执行标准。
法律中规定的童工年龄界限,定义为未满十六周岁的用工。文章还深入分析了童工现象背后的复杂问题,包括贫困、留守儿童、失学等,以及处理童工问题的正确做法,如保留完整记录、安排身体检查、招聘负责人具备足够知识等。
未成年工与童工的区别,并强调了未成年工的合法性及保护措施。未成年工指的是年满16周岁但未满18周岁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在雇佣时需遵守特殊保护规定。未成年工需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并禁止从事对身心健康有害的劳动,如矿山井下、有毒有害等高强度的劳动。国家通过法
童工投诉的法律效力以及相关规定和措施。根据劳动法,使用童工的用人单位会受到劳动部门的处罚,童工的年龄限制是未满十六周岁。举报童工需提供证据,而违法使用童工的用人单位将受到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等处罚,严重者追究刑事责任。我国积极采取措施禁止使用童工,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