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以书面形式提交仲裁申请书,并按照被申请人的数量提交副本。
仲裁委员会应当在收到仲裁申请后的五日内作出受理或不予受理的决定。如果仲裁委员会决定受理,应当在作出决定后的五日内将申诉书副本送达给被申请人。如果决定不予受理,应当说明理由。
仲裁庭应当在开庭前的五日内,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开庭的日期和地点。如果没有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对申请人将按照撤诉自理处理,对被申请人可以做出缺席裁决。
仲裁庭在处理劳动争议时应当先行调解,通过查明事实促使当事人双方自愿达成协议。如果调解达成协议,仲裁庭应当根据协议内容制作调解书,该调解书自送达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如果调解未达成协议,仲裁庭应当及时作出裁决。
仲裁庭应当在劳动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劳动争议案件的裁决。如果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经批准可以延长期限,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仲裁庭作出裁决后应当制作仲裁书并送达双方当事人。如果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期满不起诉,裁决书即发生法律效力。
以下劳动争议发生时,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北京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受理本市行政区域内以下劳动争议案件:
申请劳动仲裁的一方为申诉人,另一方为被诉人。同时,与该劳动争议案件的处理结果有密切关系的第三人也被视为劳动争议案件的当事人。
申诉人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申请劳动仲裁时,申诉人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劳动仲裁委员会在收到《仲裁申请书》后的五日内作出受理或不予受理的决定,并将决定送达当事人。如果决定受理,当事人应在接到通知后的三日内到劳动仲裁委员会领取《案件受理通知书》并办理受理手续。如果决定不予受理,劳动仲裁委员会将《不予受理通知书》送达给申请人。
经劳动仲裁委员会批准受理的案件,当事人应在规定的举证期限内提供证据。如果超过举证期限,将视为放弃举证权利。
工伤赔偿中如何申请法律救助的问题。遇到工伤意外且因资金限制无法雇佣律师时,可根据《法律援助条例》向相关机构申请法律援助。未按时支付赔偿可能会面临行政拘留等处罚,情节严重者可能会被判处刑罚。工伤赔偿流程包括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社保行政管理部门核实、社保经
兼职员工在遭受事故时的工伤赔偿申请流程及相关法律规定。兼职员工若属于非全日制雇佣形式或劳务关系,在工作过程中遭遇伤害,用人单位及社会医疗保障体系需共同负责赔偿。工伤认定后,员工可获得包括伤残辅助器具费用、医疗费用、伤残津贴、一次性医疗补助金等赔偿,并
工伤鉴定的流程。劳动者首先应向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工伤鉴定申请及相关资料。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审核材料,进行调查和核实,并在60个工作日内出具工伤认定决定书。劳动者可凭此决定书领取赔偿金。若公司不赔偿,劳动者可申请劳动仲裁,要求企业支付治疗工伤期间的工
农民工工伤鉴定程序流程以及工伤赔偿的仲裁方式。农民工需要进行工伤鉴定时,需先确定申请方,然后携带相关证明资料到社会保险局申请工伤认定。社保部门会在一定时间内做出决定并通知申请人。对于工伤赔偿争议,劳动者可向实际履行地或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资仲裁机构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