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己投了劳动保险后是否还算应届毕业生的问题。事实上,一旦签署了具有法律效应的劳动合同并成功缴付社会保障金,便不再属于应届毕业生范畴。此外,文章还提及了压一个月工资是否违反劳动法和劳动诉讼是否会影响就业的问题。对于劳动者而言,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并维护
2025-03-18
通常用人单位接收函适用于用人单位招收应届大学毕业生的情形。在与公司签订了《用人单位接收函》之后到建立劳动关系还有一段时间。比较罕见的情况下,在此期间仍有可能出现用人单位收回接收函的情形,此时,用人单位需承担违约责任。因此,双方仍然处于双向选择的位置。
2024-12-10
1、三方协议仅限于应届毕业生在求职阶段与拟用人单位签订的合同,效力仅限于取得毕业证以前;2、三方协议的目的是约束应届毕业生毕业后进入拟用人单位工作,同时要求拟用人单位在毕业生毕业后与该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因此如果用人单位与应届毕业生签定了正式的劳动合同
2024-09-18
在实习期间签订的是实习协议,或者应届毕业生签订的是三方协议,实习期过了之后才是签订劳动合同。前款规定的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工资的起算时间为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截止时间为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一日。
2024-09-06
应该从入职后第一个月就开始签订劳动合同,只要员工入职,并且满一个月,用人单位就必须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否则可能面临支付双倍工资的风险。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2024-08-12
没三方协议是可以入职的,前提是拿到了毕业证书,可以和企业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三方协议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简称,它是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的书面表现形式,能解决应届毕业生户籍、档案、保险、公积金
2024-06-14
签了劳动合同,如果还是处于毕业的当年,就还是属于应届毕业生。简单地说,学生在大学的最后一年,就是应届毕业生。如果过了毕业的那一年,已经到毕业的第二年了,就不算是应届毕业生,而是往届生了。除了顺利应届毕业的考生报考外,还有其他几种情况的考生,也可按应届
2024-03-20
在单位招聘中部分单位认为签订了就业协议就可以不签劳动合同,或者以签订就业协议拒绝签订劳动合同,这都是不合法的。三方协议的违约条款仅针对应届毕业生毕业后未进入用人单位,在正式劳动合同签订后,该违约条款所需的基础已经不复存在,所以违约条款当然不可能顺延至
2023-12-17
如果员工达不到预期的要求,公司不用支付高的工资。另一方面对员工来说,签约奖金也可以减少薪水低于预期的损失。通常来说签约奖金通常用于职业体育和雇佣应届毕业生。在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中除此以外,对其它情形单位没有权利强制要求服务期。再者,根据《劳动合同法》,
2023-12-07
签了劳动合同,如果还是处于毕业的当年,就还是属于应届毕业生。简单地说,学生在大学的最后一年,就是应届毕业生。所以说,应届毕业生指的是在毕业当年的,毕业书上写明哪一年则在那一年算是应届毕业生,如果过了那一年,则可以说是往届毕业生,而且非普通高等学历教育
2023-11-24
应届毕业当年已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的,不能以应届毕业生身份报考。签订劳动合同之后,表示已经拥有工作,不符合择业期要求,所以,签订劳动合同之后,就不能再以应届生的身份报名参加公务员考试。综上所述,签订了劳动合同之后就不是应届生了,且在工作之后,
2023-11-19
三方协议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简称,它是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的书面表现形式,能解决应届毕业生户籍、档案、保险、公积金等一系列相关问题。就业协议书是对学生基本情况的认定,是学校编制就业计划和毕业
2023-11-01
能签,但没必要,签了劳动合同的,可以复印一份劳动合同给学校,就不用再签三方协议了。 1、三方协议仅限于应届毕业生在求职阶段与拟用人单位签订的合同,效力仅限于取得毕业证以前; 以上就是关于签订合同可以签第三方名字吗的相关介绍,在签订合同的时候要
2023-08-19
认定工伤的前提是双方属于劳动关系,而实习生与实习单位之间不属于劳动关系,但是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人身损害赔偿。针对应届毕业生的实习工资,我国法律中没有进行规定。最低工资标准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
2022-04-07
同时,我国法律虽规定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应当签订三方协议,但并未对不签三方协议的出发做任何规定。因此为了更好的确保应届毕业生作为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当公司不愿意签订三方协议的时候,也可以直接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
2020-07-21
违约金的定义、性质、分类和法律特征。违约金分为法定和约定两种类型,具有赔偿性和惩罚性。中国某进出口公司因未实际估计自身履约能力,签订了一份无法按时履行的合同,最终支付巨额违约金。为防范此类欺诈,应了解自身实际履约能力,签订合同时需实事求是,确保能在规
共同海损的定义和成立条件,包括共同海损的组成部分和成立条件的详细解释。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了共同海损的争议问题,包括是否属于共同海损以及适航性问题和告知义务的争议焦点。
网上泄漏他人隐私的法律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侵害他人隐私的行为需承担侵权责任。个人信息泄露会导致垃圾信息骚扰、冒名办卡和信用透支、不法活动、账户资金被盗用及个人名誉受损等风险。此外,《民法典》也保护个人隐私,规定侵权者需承担相应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的意见》的通知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的《关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的意见》的通知,其中涉及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证据审查机制、案件审理程序以及审核监督机制等方面的内容。通知强调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程序公正、审判公开等原则,并明确了一系列具体措施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