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非法占有为目的的认定相关法律知识

非法占有为目的的认定相关法律知识

  • 个案分析合同诈骗罪的认定

    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在签订或履行合同过程中,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对方当事人数额较大的财物的行为。刑法规定的合同诈骗罪的几种客观行为与"非法占有目的"这一主观要素密不可分。但含有欺诈行为是否定性为无效合同,归根到底还是取决于有无非法占有目的。由此

    2024-07-15

  • 合同诈骗罪认定、量刑标准

    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合同诈骗罪是典型的利用签订、履行合同的方式实行骗取合同一方当事人财物的行为,与合同纠纷的性质根本不同。《刑法》第231条规定,单位犯合同诈骗罪,对单位判处罚金

    2024-07-06

  • 建设银行信用卡逾期可能面临的法律后果

    一般情况下,建设银行信用卡的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经发卡银行两次有效催收后超过三个月仍不归还的,银行可以起诉持卡人。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但有证据证

    2024-07-05

  • 贷款诈骗罪的认定及应对措施

      当前,金融犯罪日趋严重,其中贷款诈骗罪尤为突出。如此认定贷款诈骗罪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一方面能够节约诉讼成本,有效地特别保护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金融资产安全,进而同时有效地维持金融秩序。相反的意见认为,依照罪刑法定原则,不应以犯罪论处。实际上,无

    2024-07-04

  • 如何认定合同诈骗中的"非法占有"

    在合同诈骗罪中,非法占有的目的产生在先,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进而骗取对方财物的犯罪行为实施在后。如果肯定非法占有的目的可以产生在行为人合法取得对方财物之后,无疑是对因果关系时间序列性的颠倒,导致“结果发生原因之前”的逻辑错误,这与我国主客观相统一的刑法

    2024-07-03

  • 传销参与人员如何处理

    以单位名义实施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犯罪的,对于受单位指派,仅从事劳务性工作的人员,一般不予追究刑事责任。参与传销活动人员是否认为被骗,不影响骗取财物的认定。实践中有意见认为“骗取财物”的认定需要证明行为人主观上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而且需要参与传销活动人员

    2024-07-01

  • 如何认定合同诈骗罪

    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定、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该罪有以下的特征:。侵犯的客体是对合同管理制度、诚实信用的市场经济秩序和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客观方面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A合同纠纷主要是指当事人对合同履行情况或违约

    2024-06-26

  • 合同诈骗罪主观要件如何认定

    合同诈骗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对方当事人财物的目的。从证据角度看,合同诈骗罪中“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一般有两种途径,一是行为人自己的口供;二是通过行为人客观上的表现来推定。从司法实践来看,许多犯罪嫌疑人在归案后都会极力用“经

    2024-06-20

  • 以借款为名义的诈骗属于犯罪吗

    在认定诈骗贷款罪时,不能简单地认为,只要贷款到期不能偿还,就以诈骗贷款罪论处。只有那些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欺骗的方法取得贷款的行为,才构成贷款诈骗罪。如无法履约这一点并不十分了解,即使到期不还,也不应认定为诈骗贷款罪而应以借贷纠纷处理。贷款诈骗罪的

    2024-06-14

  • 敲诈勒索罪的立案标准及相关法律规定

    敲诈勒索罪的立案标准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强行索要公私财物的行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敲诈勒索罪数额认定标准问题的规定》,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以1000元至3000元为起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

    2024-06-10

  • 贷款诈骗罪的诈骗数额如何认定?

      贷款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或者以其他方法,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行为。贷款诈骗罪的犯罪数额是所得数额

    2024-05-28

  • 盗窃罪量刑的法律解析与评估

    盗窃罪 [释义] 本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地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第一百九十六条第三款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第四条对于一年内入户盗窃或者在公共场所扒窃三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多次盗窃”,以盗窃罪定

    2024-05-27

  • 合同诈骗认定的问题有哪些

    (一)合同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6有学者认为,凡是使用刑法所规定的欺诈手段的,原则上均应认定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7当然刑法规定的合同诈骗罪的几种客观行为与“非法占有目的”这一主观要素密不可分。但某种含有欺诈因素的行为是否是合同诈骗罪构成中的客观行为,

    2024-05-24

  • 合同诈骗罪的主观罪过

    为直接故意,并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合同诈骗是目的型犯罪,目的型犯罪只存在于直接故意犯罪中,行为人为了达到骗取财物的目的,必然要积极采取各种合同欺骗手段,使对方当事人陷于错误的认识而实现其犯罪的目的。对这种情形不能认定为合同诈骗,有人认为该种情形的行为人

    2024-05-22

  • 合同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

    ⑥有学者认为,凡是使用刑法所规定的欺诈手段的,原则上均应认定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⑦当然刑法规定的合同诈骗罪的几种客观行为与“非法占有目的”这一主观要素密不可分。但某种含有欺诈因素的行为是否是合同诈骗罪构成中的客观行为,归根到底还是取决于有无非法占有目

    2024-05-16

  • 诈骗立案钱拿得回来吗

      一般诈骗罪与盗窃罪相同,经济诈骗罪如集资诈骗、贷款诈骗、票据诈骗等见《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诈骗在有证据的情况下才会立案。证据的认定主要围绕犯罪嫌疑人是否有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

    2024-05-15

< 1 2 3 4 5 6 7 >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行政诉讼时效的规定

    行政诉讼的时效规定。包括复议申请、直接起诉、特殊情况延长期限、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未告知诉权或起诉期限、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和超过起诉期限的原因等方面的规定。旨在明确行政诉讼的时效要求和相关规定,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 新《民诉法》下的诉讼保全程序

    新《民诉法》下的诉讼保全程序,包括担保要求、申请方式、财产保全措施、诉前和诉讼中的保全申请时间以及保全对象的界定。担保不是必须的,法院有一定的裁量权;申请方式包括书面和口头;保全措施包括查封、扣押等;诉前保全在起诉前,诉讼保全在诉讼程序开始后;保全对

  • 建筑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的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

    建筑法中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的相关内容。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被明确界定为不派出项目管理班子、不进行质量、安全等管理,将承包工程全部或分包转包给他人的行为。合法分包则需满足四个条件,包括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等。此外,文章还涉及了建设工程质量管

  • 公司法中监事会的设立和职权

    公司法中关于监事会的设立和职权的相关内容。包括监事会的组成和人数、成员的产生方式、监事会主席的职责、监事的任期及变动处理,以及监事和监事会的职权等方面。同时强调了监事在公司中的重要性和监督作用,并明确了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任监事。

  • 公司倒闭员工补偿:权益保障与法律依据
  • 被告解除财产保全的法律程序
  • 根据《建筑法》的规定,申请施工许可证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