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集体劳动合同是属于特殊的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由工会代表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订立。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集体合同是特定的当事人之间订立的协议。集体合同制度的运作十分灵活,没有固定模式,并且经法定
2024-07-05
用人单位不能在职工怀孕期间解除劳动合同,如果解除,则属于违法解除,应支付双倍的工资经济补偿,对于公司裁员的赔偿情况,可以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按照解除劳动
2024-07-04
有效,《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试用期辞职,提前3天递交一份书面辞职申请,落款日期为当日,明确在3日前曾向用人单位提交过书面辞职的通知。在试用期内劳动者和用人单位虽然建立了劳动关系,但是正处在
2024-07-04
协商不成,依法提起仲裁主张权利,以及要求单位支付经济补偿、克扣的工资、加班工资及赔偿金、失业保险金等。《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2024-07-04
劳动者在辞职时,如果了解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就需要承担保密义务,并可以签订保密协议。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和第二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
2024-07-04
企业裁员是否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看。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如果出现以下情形之一,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
2024-07-04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被开除的劳动者应按照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其支付赔偿金。如果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应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两倍支付赔
2024-07-0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用人单位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需要支付经济补偿。根据劳动者在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2024-07-04
怀孕辞职一般需要提前三十天递交书面辞职申请,并进行工作交接、工资结算、保险清算等手续。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和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解
2024-07-0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应出具证明,并在15天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劳动者应按约定办理工作交
2024-07-04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裁员赔偿款的计算方法有以下几种情况:1. 如果劳动者存在《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的情形,并且用人单位根据此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无需支付任
2024-07-04
根据《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到期后,用人单位终止合同需要支付经济补偿。补偿标准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
2024-07-03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1条规定,用人单位在裁员时应按照经济补偿金的标准进行赔偿。根据该法第46条第4项规定,用人单位应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
2024-07-0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公司与其他公司合并后,新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变更劳动合同的内容。变更后的劳动合同应采用书面形式,并由用人单位和
2024-07-03
外包公司裁员时需要支付经济补偿或赔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41条规定,如果裁员人数超过20人或者不足20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的10%以上,用人单位需要提前30天向
2024-07-0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如果劳动者根据法律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用人单位根据法律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或者用人单位根据法律规
2024-07-03
如何应对家庭暴力问题,介绍了相关的合法途径和法律知识。受害者可以向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等机构投诉求助,也可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起诉。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及时劝阻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行为。同时,文章还详述了学校、医疗机构等单位的责任,公安机关的职责,以及对
高利贷的风险和法律问题。高利贷具有剥削和非生产性质,借款人主要将借款用于非生产支出。在民间借贷中,应注意订立借款合同、收条出具、借款利息、借款用途和担保等法律问题。借款合同应保存借款人身份证明文件,收条应明确记录收款形式;借款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
交通事故责任书的出具时间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需与检验、鉴定机构约定完成检验、鉴定的期限,一般为不超过20日,并将检验、鉴定报告复印件送达当事人。同时,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在现场调查或检验、鉴定结论确定之日起一定时间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对
哺乳期内调岗的合法性问题。用人单位在调岗时需与员工商量并得到同意,遵守《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而降低工资、辞退或解除合同。女职工不同意调岗时,应继续执行原岗位。调岗需符合生产经营需要、工资水平相当、无侮辱性和惩罚性,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