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证程序,是在行政机关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公开举行专门会议,由行政处罚机关调查人员提出指控、证据和处理建议,当事人进行申辩和质证的程序。听证程序并不是一类与简易程序、一般程序相并列的独立程序,而是一般程序中的特殊情形。《行政处罚法》在中国率先引入听
2024-11-14
狭义的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或其他行政主体依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尚未构成犯罪的相对人给予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广义的行政处罚除了包含上述狭义的内容外,也包含企事业单位规定的一些行政人事处罚内容。第四十二条 行政机关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
2024-11-08
听证程序是指处理案件较复杂或者较重大的违法行为,应处以较重的行政处罚时,经当事人要求,进一步适用的一种特殊程序。对受处罚人以口头形式提出的听证要求,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应当记录在案,以确认受处罚的当事人行使了要求听证的权利的事实。如行政机关已经确定举行
2024-11-02
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或其他行政主体依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尚未构成犯罪的相对人给予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听证程序按实施的时间先后不同分为事前听证和事后听证。事前听证有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受行政行为的侵害。事后听证可以方便行政机关迅速作出
2024-10-25
委托人李先生经区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组织,就集体土地补偿安置拟定的方案进行了听证。委托人根据区国土房管局发布的通告,按照要求向其邮寄《听证申请书》,可区国土房管局对此置之不理,认为已经组织过一次听证,不必对该申请再作回复……那么,征地程序中再次提起听
2024-10-18
行政处罚决定的程序分为简易程序、一般程序和听证程序。简易程序和一般程序是行政机关根据事实和证据对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时必须遵循的程序,而听证程序是行政机关在拟作出某些行政处罚决定后,当事人可以要求进行的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五十一
2024-10-02
证是指听取利害关系人的意见的法律程序。听证也称听取意见,指行政机关在做出影响相对人权利义务决定时,应听取相对人的意见。听证已成为当今世界各法制国家行政程序法的一项共同的、同时也是极其重要的制度。听证制度的发展顺应了现代社会立法、执法的民主化趋势,也体
2024-10-01
行政处罚法是为了规范行政处罚的设定和实施,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有效实施行政管理,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宪法规定制定的法律。行政处罚中设置听证程序,其目的在于保证行政处罚的合法性与公正性,确保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
2024-09-20
依据我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强制拆迁举行听证程序的,必要的程序包括通知当事人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利害关系人要进行回避;举证;进行笔录等。第四十二条 行政机关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
2024-09-08
《行政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行政机关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组织听证。 (六)举行听证时,调查人员提出当事人违法的事实、证据和行政处
2024-08-09
征地补偿决定需要进行听证程序。听证会应当按照规定公开举行,行政机关应提前通知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并在必要时进行公告。申请人或利害关系人可以申请回避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主
2024-08-05
听证程序是一种法律程序,用于听取利害关系人的意见。在行政机关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举行听证程序,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参与人可以相互质问、辩论和反驳,以查明案件事实
2024-08-04
听证程序在征地拆迁中保障被征地拆迁人参与权的必要程序。不管是征地过程还是拆迁过程中,都会涉及听证程序。听证会的举行应当严格按照《国土资源听证规定》公开举行,行政机关在举行听证会之前的七日内将听证的时间和地点通知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在必要时进行公告。同
2024-07-22
行政处罚法规定了行政处罚的听证程序。如果申请人需要延期听证,可以向行政机关提出延期申请,并提交延期申请书。经行政机关批准后,可以延期举行听证。听证应当在行政机关通知
2024-07-21
听证程序按实施的时间先后不同分为事前听证和事后听证。事前听证有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受行政行为的侵害。事后听证可以方便行政机关迅速作出决定,受到不利影响的当事人可在事后要求进行符合该决定具体情况的听证。如涉及金钱利益的行政裁决,一般采取事后听证的
2024-07-19
而非诉执行就是行政机关申请强拆及权利人。被拆迁人的房屋被合法强拆,可以按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程序提出执行异议,法院会就此执行异议进行审查或举行听证,并最终作出裁定。
2024-07-16
行政诉讼的时效规定。包括复议申请、直接起诉、特殊情况延长期限、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未告知诉权或起诉期限、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和超过起诉期限的原因等方面的规定。旨在明确行政诉讼的时效要求和相关规定,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新《民诉法》下的诉讼保全程序,包括担保要求、申请方式、财产保全措施、诉前和诉讼中的保全申请时间以及保全对象的界定。担保不是必须的,法院有一定的裁量权;申请方式包括书面和口头;保全措施包括查封、扣押等;诉前保全在起诉前,诉讼保全在诉讼程序开始后;保全对
建筑法中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的相关内容。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被明确界定为不派出项目管理班子、不进行质量、安全等管理,将承包工程全部或分包转包给他人的行为。合法分包则需满足四个条件,包括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等。此外,文章还涉及了建设工程质量管
公司法中关于监事会的设立和职权的相关内容。包括监事会的组成和人数、成员的产生方式、监事会主席的职责、监事的任期及变动处理,以及监事和监事会的职权等方面。同时强调了监事在公司中的重要性和监督作用,并明确了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任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