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劳动法规定要求赔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由于公司未能按时发放经济补偿。企业职工
2024-07-13
疫期间员工的工资核算标准将严格按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妥善处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劳动关系问题的通知》执行。企业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企业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职工工资。因受疫情影响造成当事人不能在法定仲裁时效期
2024-07-13
伤残赔偿标准为:第一,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外地就医交通费、食宿费。人身伤害伤残赔偿标准包括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外地就医交通费、食宿费、康复治疗费、辅助器具费、生活护理费、停工留薪期工资、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和一次
2024-07-1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企业倒闭时应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标准如下:按员工在该企业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工作满六个月以上但不满
2024-07-13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一级伤残工伤职工享有多项待遇。工伤保险基金支付治疗费用、住院伙食补助费、医疗器械费用,停工留薪期内工资福利待遇不变,住院期间生活不能自理阶段护
2024-07-13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时,应支付经济补偿。根据劳动者在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工作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
2024-07-12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200元;丧葬费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农村居民被抚养人生活费赔偿金额=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20年-]÷对被抚养人承担扶养义务的人数
2024-07-11
工伤期间,在等待鉴定结果期间公司是不能跟伤者解除劳动合同的,但是伤者可以主动申请离职。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经工伤职
2024-07-11
司法鉴定十级伤残赔偿标准包括医疗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医疗补助金、停工留薪期工资、伙食补助费、护理费和交通费等。十级伤残的划分依据为常活动
2024-07-11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如果用人单位依照法律规定辞退员工,需要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根据员工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补偿。如果工作时间超过六个月但不满一
2024-07-11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和第八十七条的规定,如果用工单位无故开除员工,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需要按照一定标准进行赔偿。合法的赔偿标准是每工作一年补偿一个月的工资
2024-07-11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用人单位辞退员工时需要按照员工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给予经济补偿。具体标准为每工作一年补偿一个月的工资,不满一年但满半年的按一个月补偿,不
2024-07-11
根据《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孕妇在怀孕期间如果正常上班,则应按照正常工资发放。如果孕妇没有出勤或者在产假期间,则应按照不低于基本工资的标准发放产假工资,雇主
2024-07-11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非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计算标准如下:按照经济补偿金标准的二倍支付赔偿金。经济补偿金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来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
2024-07-10
公司裁员补偿标准分为合法裁员和违法裁员两种情况。合法裁员时,根据员工在公司工作的年限支付经济补偿金,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不满一年但超过六个月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
2024-07-1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标准是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对于十年员工辞退的情况,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劳动者20个月
2024-07-10
高利贷的风险和法律问题。高利贷具有剥削和非生产性质,借款人主要将借款用于非生产支出。在民间借贷中,应注意订立借款合同、收条出具、借款利息、借款用途和担保等法律问题。借款合同应保存借款人身份证明文件,收条应明确记录收款形式;借款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
交通事故责任书的出具时间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需与检验、鉴定机构约定完成检验、鉴定的期限,一般为不超过20日,并将检验、鉴定报告复印件送达当事人。同时,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在现场调查或检验、鉴定结论确定之日起一定时间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对
哺乳期内调岗的合法性问题。用人单位在调岗时需与员工商量并得到同意,遵守《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而降低工资、辞退或解除合同。女职工不同意调岗时,应继续执行原岗位。调岗需符合生产经营需要、工资水平相当、无侮辱性和惩罚性,不
购房定金的退还条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给付定金方不履约,无权要求返还;收受定金方不履约,应双倍返还。对于商品房销售,符合销售条件的房企在订立合同前收取预订款性质费用的,订立合同时应抵作房价款,未订立合同则应返还。只有在合同条款无法达成一致或认购书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