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私下达成的工伤赔偿协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劳动者能否继续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工伤赔偿仲裁?工伤赔偿能否私下解决?根据江苏省劳动仲裁委员会2007年发布的纪要
2024-11-27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工伤伤残鉴定申报有一定的时限规定。工伤职工在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可以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申请可以
2024-11-27
初次劳动能力鉴定是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申请的时间应当是工伤职工的伤情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或者是已经痊愈。再次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应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
2024-11-26
劳动争议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四个步骤。首先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解决,双方通过沟通和协商达成一致。如果协商不成功,第二步是向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申请调解,这个组织可以帮助双方进行调解和协商。如果调解仍然不成功,第三步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2024-11-25
(一)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争议;用人单位若否认双方之间的劳动关系,应当举证证明。《劳动法》第82条规定,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但是
2024-11-21
工伤发生后,双方可以协商并签订工伤和解协议。如果劳动者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也会组织双方调解。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是最快的解决方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
2024-11-21
劳动能力鉴定的收费标准按省物价部门的文件规定收取,大概每人次280元到300元左右;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对初级鉴定有异议而向省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起重新鉴定申请的,同样需要按照上述收费标准缴纳鉴定费。如果重新鉴定的结论与初级鉴定的结论不一致,
2024-11-18
工伤职工在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可以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劳动能力鉴定。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三条,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可以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
2024-11-17
仲裁委员会决定受理的,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五日内将申诉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对申请人按照撤诉自理,对被申请人可以做缺席裁决。
2024-11-16
在我国,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按照《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提起劳动仲裁的一方应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除非当事人是因不可抗力或有其他正当理由,否则超过法律规定的申请仲裁时效的,仲
2024-11-16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你应该先申请工伤认定,在申请劳动能力鉴定。根据鉴定结果要求赔偿。
2024-11-15
劳动争议发生后,尤其是工伤待遇争议发生后,双方当事人应当首先进行协商,以达成解决方案。这是最为常见的、也往往是双方都容易接受的。事实上,矛盾不太尖锐的工伤待遇争议,常常都是以这个程序来解决的。劳动争议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2024-11-14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对工伤赔偿合同进行公证的,需要提供的材料包括用人单位的营业执照、法人身份证明、劳动者身份证明、工伤赔偿合同等材料。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
2024-11-14
事情发生后,企业及时将李某杰送往医院进行治疗。一年以后,李某杰偶尔听一个老乡说,他的情况属于工伤,可以要求单位支付工伤待遇,绝不仅仅只是报销医疗费用。李某杰拿着单位给的工伤证去申请劳动争议仲裁,要求单位按照工伤待遇支付,但是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以单位内
2024-11-10
工伤鉴定是在申请工伤鉴定的职工被认定为工伤的基础上,在其医疗终结或医疗期满之后,由设区的市以上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对其工伤有关事宜进行鉴定的行为。法律赋予劳动者申请工伤认定的权利,是对劳动者权益保护的需要,也是对用人单位履行申请工伤职责的督促。规定劳动
2024-11-08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26条的规定,申请鉴定的单位或者个人对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劳动能力
2024-11-07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