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市场监管环境、目标与建议
时间:2024-08-17 浏览:5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环境存在问题
不健全的法律环境
根据我们的分析,我国证券市场频繁出现违规现象的问题,部分原因在于监管的外部环境不乐观。从法律环境的角度来看,我国的法规体系不够完善,各项法规之间缺乏协调配合,导致监管部门难以对证券市场的违法行为进行准确定性的定性。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可以发现一个高效的证券法规必须建立在统一的法律框架之上,这个框架需要涵盖公司法、合同法、税法、破产法、竞争法和争议解决体系等多个方面。
不足的法律框架
与国际标准相比,我国的法律框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例如,我国尚未出台竞争法,导致对垄断行为的处理缺乏依据;我国的争议解决体系也存在缺陷,缺乏公正和有效的司法体系,法庭判例容易受到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此外,我国法律之间的协调存在问题,有时甚至相互矛盾,特别是公司法方面,已经明显滞后。因此,我国有必要对经济法律体系进行集中的清理,以建立一个更加完善和协调的法律框架。
国有股权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大部分上市公司为非民营化企业
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中,国有股权占据了很大比例。尽管国有股减持正在加速进行,但是要完成这一过程仍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在这个过渡期内,由于股权结构的不稳定,影响了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的推进。此外,由于所有权的虚置,上市公司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导致证券市场的融资功能被放大,而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弱化。只有在我国上市公司完成民营化改造后,才能为证券市场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股权分裂和不流通的问题
我国证券市场以股票市场为主,然而,中国股市存在着股权分裂和不流通的问题。根据华-生在2001年的研究,中国股市有三分之二的股权不流通,这种分裂和不流通导致了一系列特殊现象的出现,成为股市道德风险泛滥的根源之一。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证券监管中的博弈模型分析
证券监管中的博弈模型,分析了监管者和被监管者(包括上市公司、证券公司等)之间的博弈关系。模型假设双方都知道对方的策略空间和效用函数,且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监管者的策略包括疏于监管、正常监管和加强监管,而被监管者可以选择违规或不违规。文章详细分析了不同
-
浅析中国证券市场的监管
证券监管是指证券市场管理机构运用行政、经济和法律手段,对证券的发行、交易以及证券经营机构等市场主体及其行为的规范性的监督管理活动。多年来,证券市场发展的经验教训表明,市场与市场主体的成熟与否与证券监管的成熟与否是相辅相成的。伴随着金融对外开放,我国证
-
中国证券市场监管理念的分析
关于证监会的作用,法律的规定是比较原则的,如《证券法》第一百六十六条规定“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依法对证券市场实行监督管理,维护证券市场秩序,保障其合法运行。”,而现实中时时刻刻发生的事件又表明了它的确以十分具体的行动来行使着自己的职能发挥着巨大的作
-
中国证券市场监管的历程、目标与建议
虽然有学者曾经提出证券市场的失灵,不能归因于政府的监管不到位,但是不能否认,欺诈上市、操纵股市、虚报利润等违规现象通过有效的监管是能够避免的。尤其是对于中国证券市场而言,其发展不成熟,监管上存在缺陷比较多,例如监管方式、监管的适度性、监管机构定位、与
-
中国证券市场监管能力和监管效率分析
-
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的现存问题
-
中国证券市场监管环境、目标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