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证券法 > 证券机构 > 证券监督机构 > 浅析中国证券市场的监管

浅析中国证券市场的监管

时间:2023-12-23 浏览:1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37006

证券监管的重要性

证券监管是指证券市场管理机构运用行政、经济和法律手段,对证券的发行、交易以及证券经营机构等市场主体及其行为的规范性的监督管理活动。证券监管的成熟与否直接影响着证券市场的发展和市场主体的成熟程度。随着金融对外开放的加速,我国证券市场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有效的市场监管显得尤为重要。

**钢构事件的概况

事件背景

自2007年2月12日起,**钢构(600477)股票开始连续涨停,直至3月16日已经连续10个涨停,涨幅超过159%。然而,这一连续涨停的背后隐藏着一些问题。

内幕交易的疑问

在连续3个交易日内,**钢构股票连续涨停,期间并没有任何消息披露。直到第4个交易日,公司因股票价格异常波动而临时停牌一个小时,并发布了一份关于境外合作项目的公告。然而,这一天的交易量异常低,引发了人们对内幕交易的疑问。是否庄家在之前就通过震荡行情吸收了筹码,并在之后强力拉升股价呢?此后的连续无量涨停以及3月16日的异常高成交量更加引人注目。这些情况使得股民对于内幕交易和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产生了思考。

监管的有效性问题

**钢构股票在连续10个涨停之后,于3月19日被上海证券交易所临时停牌。这引发了人们对于监管有效性的质疑。为什么监管部门在股票出现异常波动之后才采取措施?为什么不在股票价格出现异动时就采取相应的行动呢?这些问题暴露了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的不足。

结论

**钢构事件的发生凸显了我国证券监管体制的薄弱之处。为了建立适应我国特点的证券监管体制,我们需要对现有的监管机制进行改革和完善,以确保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和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证券监管中的博弈模型分析

    证券监管中的博弈模型,分析了监管者和被监管者(包括上市公司、证券公司等)之间的博弈关系。模型假设双方都知道对方的策略空间和效用函数,且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监管者的策略包括疏于监管、正常监管和加强监管,而被监管者可以选择违规或不违规。文章详细分析了不同

  • 浅析中国证券市场的监管

    证券监管是指证券市场管理机构运用行政、经济和法律手段,对证券的发行、交易以及证券经营机构等市场主体及其行为的规范性的监督管理活动。多年来,证券市场发展的经验教训表明,市场与市场主体的成熟与否与证券监管的成熟与否是相辅相成的。伴随着金融对外开放,我国证

  • 中国证券市场监管理念的分析

    关于证监会的作用,法律的规定是比较原则的,如《证券法》第一百六十六条规定“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依法对证券市场实行监督管理,维护证券市场秩序,保障其合法运行。”,而现实中时时刻刻发生的事件又表明了它的确以十分具体的行动来行使着自己的职能发挥着巨大的作

  • 中国证券市场监管的历程、目标与建议

    虽然有学者曾经提出证券市场的失灵,不能归因于政府的监管不到位,但是不能否认,欺诈上市、操纵股市、虚报利润等违规现象通过有效的监管是能够避免的。尤其是对于中国证券市场而言,其发展不成熟,监管上存在缺陷比较多,例如监管方式、监管的适度性、监管机构定位、与

  • 中国证券市场监管能力和监管效率分析
  • 中国证券市场监管困境及解除
  • 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的现存问题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