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本模式下的转换
核算要点:对应结转,不产生损益。
对应结转:指无论是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自用房地产,还是自用土地使用权或建筑物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应将相应的科目对应结转。科目对应关系如下:
“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对应“投资性房地产”;
“累计折旧”或“累计摊销”对应“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或“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对应“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不产生损益:指对应科目金额对应结转,不会产生差额。
2.公允价值模式下的转换
这种转换方式下,通常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不一致,会产生差额。借记账户以公允价值入账,贷记账户以账面价值结转,之间的差额处理思路总结如下:
(1)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自用房地产
[投资性房地产→非投资性房地产]
无论公允价值高或低,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都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
转换日会计处理:
借: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
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或借记)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或借记,金额倒挤)
2)自用土地使用权、固定资产、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非投资性房地产→投资性房地产]
转换日的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转换日的公允价值小于账面价值的,差额借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转换日的公允价值)
累计折旧(或累计摊销)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或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或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差额,倒挤)
贷: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
待该项投资性房地产处置时,将因转换计入资本公积的部分转入当期“其他业务收入”科目。
小结:非投资性房地产转为投资性房地产时,公允价值模式下,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反之,差额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性房地产转为非投资性房地产时,不论公允价值是否高于账面价值,差额均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办法。依据国税发[]31号规定,企业的成本核算包括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税前扣除的期间费用和成本对象的划分和归集。首先,企业需对实际发生的各项支出进行整理、归类。其次,部分费用可以在当期税前扣除,如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
北京市住房市场中的房地产权属形态,包括商品房、小产权房、已购公房、经济适用房、直管公房、自管公房、使用权房和二手房等。文章详细描述了各类房产的定义、产权特点、交易规则及市场情况。
《长春市城市房地产开发管理条例》的相关内容。基于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和国务院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等法规,结合长春市实际情况,对房地产开发行为进行了规范,以保障房地产开发当事人及购房人的合法权益。文章明确了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分工,并对开发企业的设立条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角色及其与投资商的区别。房地产开发企业作为发展商,负责整个房地产项目的实际操作和实施,包括合同关系的建立。投资商是发展商的股东或投资主体,但不是同一家公司,在房地产项目开发中具有较大发言权。同时,也存在无投资商的情况,一些实力雄厚的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