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般劳动合同法一式两份,劳动者一份,用人单位一份。如果员工的复印件丢失了,可以去用人单位复印一份,然后盖章,标明复印件来源。
二.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六条:劳动合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盖章后生效。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各执一份。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时,应注意劳动合同的条款。规定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一般具备以下条款:
(1)是劳动合同的期限。即劳动合同从哪一天开始到哪一天结束。我国的劳动合同分为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期限是完成一定的工作。
(2)是工作内容。也就是你所从事的工作和工作。
(3)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这是劳动合同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职业培训、福利待遇等。
(4)劳动报酬。应说明劳动报酬的具体金额、支付项目、计算方法和支付日期。
(5)是社会保险。明确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应参加的社会保险项目。
(6)劳动纪律。
(七)被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应当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订立。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八)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劳动合同中对劳动者违约金的约定只能包括违反服务期约定和违反商业秘密保密的约定,其他约定无效。
(九)劳动合同解除后双方的额外义务。劳动合同的签订是保护劳动者的有利证明。劳动合同未能签订,并不妨碍劳动事实的存在,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同样可以得到维护。
徐先生与某外商投资企业之间的劳动合同争议。徐先生完成了德国一年的专业培训后,不愿再与企业续约,而企业则认为根据培训协议,徐先生应履行为期十年的服务期。争议焦点在于劳动合同期限是三年还是十年。根据《劳动法》和《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劳动合同期满即行终止
劳动合同解除的经济补偿计算方法。根据工作年限和月工资计算经济补偿,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不满六个月支付半个月工资。若劳动者月工资高于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则按三倍数额支付,但最高不超过十二年。同时,明确月工资的定义为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十
未签订劳动合同可能产生的法律隐患和风险。包括用人单位需承担的社会保险费用、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时的经济补偿金问题、员工失业损失赔偿问题、员工解除劳动合同的责任问题、试用期不合格员工的处理、商业秘密保护问题以及单位因未签订劳动合同造成员工损失需承担的责任
一般情况下离职证明不能补开的。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